彭咏梧烈士陵园 赵隐瑞
彭咏梧烈士陵园 赵隐瑞
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风景区宝塔坪,有一个400米见方的烈士陵园。满园苍松翠柏,绿树环抱着一座长方形的坟茔,川东游击纵队政委、江竹筠的爱人彭咏梧烈士的忠骨就埋在这里。每年清明节前后,成群结队的青少年来到烈士墓前,举行纪念活动,缅怀烈士英雄的业绩。
彭咏梧(1915—1948.1.17),原名彭庆邦,1915年出生在云阳县红狮乡,曾就读于本乡小学和云阳中学。1937年考入四川省万县师范学校,同年积极加入党领导的“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该校分支书记和总支书记。工作沉稳,吃苦耐劳有成效。1940年任云阳县委书记,次年调重庆市委任第一委员,负责组织宣传工作,领导重庆学运和《挺进报》。1945年,在地下斗争中与江竹筠结为伴侣。1947年10月,党决定让他担任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下川东地工委副书记,并到下川东地区组织领导武装斗争并任游击纵队政委。1948年1月16日,当部队转移到巫溪鞍子山黑沟埫宿营做饭时,被尾追而来的国民党部队581团正规营包围。彭咏梧沉着应战,指挥部队突围。在战斗中他不幸身负重伤,但他立即从身上取出同志们的组织关系和联络关系吞进肚里,不让它落入敌人之手,保护了党组织和同志。同时,他还掩护了游击队员迅速突围,最后自己却因中弹而壮烈牺牲。
彭咏梧烈士陵园始建于1962年,原在重庆市奉节旧县城广场北路西侧,1987年被列为万县地区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1995年被四川省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被重庆市命名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原彭咏梧烈士陵园地处三峡库区137米水位线下,属于三峡重庆库区二期移
彭咏梧烈士陵园由奉节县民政局负责迁建。2002年2月1日,新陵园破土动工。2004年1月8日,县民政局举行了新陵园落成典礼,工程总投资300万元。新陵园占地10070平方米,建陈列室5间、纪念亭1个、办公室及功能用房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塑彭咏梧烈士半身铜像1尊,修墓、碑各1座,修建纪念广场面积1500平方米,园林绿化面积7000平方米。彭咏梧烈士陵园依山而建,整体设计构思严谨,风格既体现传统特点,又富有现代气息,具有公园化、园林化的特点。
课后思考
1.彭咏梧牺牲前能够突围吗?为什么他没有突围?
2.彭咏梧参加革命时,年龄多大?
3.纪念彭咏梧烈士,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