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祥古镇

吐祥古镇

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奉节吐祥镇,位于长江南岸,距县城90余公里。它东与奉节青龙镇相连,西与湖北利川相邻,南接奉节太和乡,北与云阳县隔河相望,奉利、奉恩公路横贯城镇之中。山灵水秀的吐祥镇全镇面积252.61平方公里,海拔436~2123米。全镇辖18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159个村民小组,现有总人口56227人,其中场镇人口20900人。

吐祥古镇历史和文化都极有特色,是渝东地区农业大镇、商贸重镇。吐祥过去也是通往湖北恩施地区、邻县云阳的交通要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由刘孟伉同志任支队长兼政委的川东游击队第四支队主要活动在这个地方,他们在这里与国民党军周旋,最后在这里迎接解放军进入奉节。根据三峡库区文物考古资料所记,1989年在吐祥镇山羊乡出土的青铜淳于,不仅是战国时期制造的军中号令乐器,也是典型的巴国器物;还有镇内石笋河峡谷的千年悬棺,都说明了吐祥及周边地区正是古代巴人的家园。传说,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入蜀避难,到奉节看到了吐祥呈送的蚕丝。他站在白帝城往长江对岸的高山深处眺望,只见山上云雾缭绕,一派仙气。唐玄宗看罢,便称赞那高山古镇“蚕吐银丝,气蕴吉祥”,吐祥镇名便由此而来。

吐祥镇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著名的石笋河风景区,高高的石笋如斧劈刀削般直插云霄;青松翠柏,瀑布飞流直下,石笋葡萄更是远近闻名。还有幽深险峻的“泥鳅凼”,一条巨大的峡谷由东向西,两岸如刀削斧劈一般。峡谷全长约40公里,最深处有1200米,最窄处不足2米。在峻峭的岩壁上,悬棺凸起,里面还生长着各种稀有动植物,其中有名贵中药材,还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红豆杉。畅游此间,人在峡中走,如同画中游,不是仙境胜似仙境。阳和山庄、王家祠堂、老屋、富家沟等雕梁画栋的明清建筑和大鱼泉、雀儿笼、大白岩、落水洞、金银洞等自然景观,共同构成了美丽神奇而又底蕴十足的吐祥古镇。

(吐祥镇人民政府荐文)

课后思考

1.吐祥镇为什么能成为“古代巴人的家园”?

2.奉节现在还可以称为古镇的有哪几个地方?

写作知识

1.说明文与散文的区别。说明文说明事物或事理,都应客观、如实地进行解说。一般来说,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散文是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与认识。以抒情、赞美的方式写作出来,做到“形散神不散”。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为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说明文与散文是不同体裁的文章。

2.抒情散文怎么抒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情色彩的语言运用上。它往往借助具象,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喻、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寄情于景,主题鲜明。景物本身无情,但是,人是有感情的。同学们,当你怀着愉快的心情去游玩时,你会觉得天比平时蓝,花比平日红,草比平日绿。一阵风吹过,小树在风中摇摆,你会觉得它在向你招手。小鸟从身边飞过,你会觉得它在为你唱歌、向你问好。游览中,无论是由情及景,还是由景触情,都离不开情感的表达。只有把情感融注到字里行间,才会表达出鲜明的主题,也才会打动读者。在行文中,我们只有把心捧给读者,才会吐真情、有真意。情真文才美,只有情真,才能给读者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