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桥戏水 刘厚政

龙桥戏水 刘厚政

游了天坑地缝,不妨再向南车行四十里,到一个极清凉、极清幽的“仙境”去戏水,这个“仙境”就是龙桥河风景区。

进入风景区,自己就像被装入了一个巨大的盆景。看那周边的远山高高地围成一个大圆形,就像景物盆的边。但是这圆形大盆景究竟又是哪位神仙精心塑造的呢?

虽然是暑热天,但公路上茂密的树木、农舍边青青的竹林,却散发出春天的湿润、秋天的凉爽。

盆景的中心景观是天生桥——龙桥。龙桥的精美别致令人难以想象。它本是一道宽近100米、高60多米的悬崖,小心地张开了“双腿”,礼让一条小溪从它腿间潺潺流过。它的身子化为一座天生的石桥,高高地悬在半空,桥身中间靠崖边建有一座红柱小亭,像桥的眼睛在高处注视着龙桥河的远远近近。这龙桥的来历有两个传说:一说这桥是龙王三太子为民治水用头撞开的一道门,可是水还是没消,他就又一头向挡道的悬崖撞去,撞出了一个消水洞。二说龙王三太子见这里的山可亲、水好玩,忘记了自己的本性,就地化为石龙,身子躬屈变成一座桥,嘴就化为了消水洞。

龙桥河的水可戏,因为它太袖珍、太可爱。从消水洞出发寻找到河水的源头,用不了一两个小时。溪水本是从西边碧绿的草地摩挲着过来的,挽起裤腿踩着清浅的溪水向上寻去,到一个小小的峡谷口停步。峡谷两边是矮矮的山峦,覆盖着厚厚的绿草,缕缕轻烟飘拂,草地水珠儿晶莹,人的眼神先就醉了。近了,近了,露珠顺着草叶儿“滴滴答答”滑落,清泉从石缝里“咕咕隆隆”冒出,还有那“哗哗啦啦”依峭壁而下的瀑布——美人瀑,“珍珠”迸散,流水随石壁的凹凸而显得婀娜多姿。“闺女瀑”躲藏在荆棘浓荫之中,笑嘻嘻地招引着远道而来的客人,如果你不怕冰凉,可以将手伸进去摸一摸,她会回敬你一身的透湿。流水声、滴水声,潺潺汩汩、滴滴答答,闭上眼,用心听,录下这仙境的水声,够你一辈子享用。这里的水当然是玉液琼浆,喝上一口便觉神清气爽,喝上几口就忘掉了人世的忧愁。常言道“柔情似水”,而这里却是“柔水似情”!

这可爱的袖珍峡谷叫锁口峡,穿过它,就见到一块平顺得像高尔夫球场一样的大坝子——龙门坝。赤着脚走在草铺成的绿毯上,软软的草地现出一路水汪汪的脚印。打打拳、唱唱歌、散散步、逗逗乐,这儿真是休闲的美景福地。

龙桥河的水可戏,在溪水里能感受许多乐趣。从峡谷流向龙桥的溪水细腻软滑,踩水不过瘾可以打水仗,甚至脱掉衣服在水中躺下,任凉爽的水波抚摸你的全身,任温馨的艳阳舒展你的筋骨。

太阳下的龙桥河是袖珍河,山洞里的龙桥河却是另一副面貌。跳过几步石蹬,越过一个较深的水潭,钻进消水洞,洞里别有一番情趣。宽敞的洞穴里溪水四处漫流,用电筒照射,可以很容易地捉到一些既漂亮又稀奇的小鱼。躺在水边的石板上,可以感受静谧:这里有几十里长的暗河在浅吟低唱,这里有地心的搏动在“呼哧呼哧”地回响。

龙桥河的水是彩色的。岸上的草坪里有五彩缤纷的野花,河中的波光粼粼里有七色斑斓的卵石;几个过往龙桥的农妇穿的是大红大绿,倒映在溪水里晃晃悠悠,平添了几朵彩云;几顶拉客的花轿,披红挂彩地行进在岸边的山道上;一个孩童赶着几只鹅到水潭里放养,那真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远处山坳里响起了学校的钟声,不一会儿,一队“红领巾”在两个青年教师的带领下,越过龙桥,来到了河边。学生们提着各色塑料桶,仔细地拣着岸上和水中游客丢落的垃圾。原来,这美妙的“盆景”离不开养护它的人,他们是风景中的风景。

词语汇积

精心塑造 精美别致 婀娜多姿 玉液琼浆

神清气爽 柔情似水 五彩缤纷 波光粼粼

课后思考

1.作者把龙桥河景区全貌比喻成什么? 你认为恰当吗?

2.你认为这篇散文重在写景还是重在写趣?

3.作者称赞了谁是“风景中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