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七子刘发 长沙定王世系
三世 刘启(略)。
四世 刘发,母唐姬,生于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公元前167年),于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长沙王,为湖南长沙刘氏开基始祖。在位二十八年,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去世,终年40岁,谥号长沙定王。
生十六子:1.刘庸(嫡子,继承王位即长沙戴王,其余十五子在汉武帝时分三批封侯),2.刘苍(安城侯),3.刘成(宜春侯),4.刘党(句容侯),5.刘福(容陵侯),6.刘童(路陵侯),7.刘则(攸舆侯),8.刘(茶陵侯),9.刘拾(建成侯),10.刘丹(安众侯),11.刘喜(叶平侯),12.刘义(夫夷侯),13.刘买(舂陵侯),14.刘定(都梁侯),15.刘狩(洮阳侯),16.刘贤(众陵侯)。
5-1 长沙定王刘发王位传递世系
四世 刘发(略)。
五世 刘庸,又名刘戴,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继位为第二代长沙王,在位二十七年去世,谥号长沙戴王(《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表第五》记载为康王庸)。太子刘鲋鮈继承王位。
生一子:鲋鮈
六世 刘鲋鮈(《汉书》本传为鲋鮈,《汉表二》为附朐),于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继位为第三代长沙王,在位十七年去世,谥号长沙顷王。长子建德世袭王位。
生四子:1.建德(世袭王位),2.延年(复阳延侯),3.刘度(钟武节侯),4.刘梁(高城节侯)。
七世 建德,于汉昭帝始元四年(公元前83年)继位为第四代长沙王。在汉宣帝年间,为了打猎好玩,放火烧了民宅96家,杀二人,同时犯有诬告罪,本应斩杀暴尸街头,因天子不忍,仅被削去封地八个县。在位三十四年去世,谥号长沙刺王。儿子刘旦世袭王位。
生子:1.刘旦(世袭王位),2.刘宗(兄长刘旦死,无后,第二年刘宗立),3.刘习(平安厘侯)。
八世(1) 刘旦(建德长子),于汉宣帝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继承为五代长沙王,在位二年去世,谥号长沙炀王。刘旦无子,长沙国绝嗣。
八世(2) 刘宗(建德次子),刘旦弟。由于刘旦死后无子,长沙国绝嗣。于刘旦死后一年多后即汉元帝初元五年(前46年)将刘旦的弟弟阳山侯刘宗绍封为第五代的第二任长沙王,在位三年去世,谥号长沙孝王。长子刘鲁人世袭王位。
生三子:1.刘鲁人(世袭王位),2.刘赏(昭阳侯),3.刘景(承阳侯)。
九世 鲁人,于汉元帝永光三年(公元前41年)继位为第六代长沙王,在位四十九年去世,谥号长沙缪王。长子刘舜世袭王位。
生子:刘舜。
十世 刘舜,于孺子婴居摄二年(公元7年)继位为第七代长沙王,公元9年,王莽篡位,王位断绝,长沙国被废。
生子:刘兴。
十一世 刘兴(刘舜之子),东汉光武帝又在建武三年(公元27年)恢复长沙国,封西汉末代长沙王刘舜之子刘兴为长沙王。公元37年,刘秀又以长沙王刘兴等均是“关系疏远的宗族,皆袭爵为王,不合于经典的意义”,将其改封为临湘侯,又将长沙国废除,改为长沙郡。[4]
5-2 长沙定王刘发派下各代长沙王王子侯世系
5-2-1.长沙定王刘发王子侯世系
史载长沙定王刘发有十六个儿子,长子刘庸继承王位即长沙戴王,其余十五子分三批封侯如下。
5-2-1-1.刘发次子刘苍 安城侯世系
四世刘发(略)。
五世 刘苍,于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七月受封为安城侯(汉表在豫章。安城,县名,故城在今江西省萍乡市东南),在位十三年去世,谥号为安城思侯。儿子刘自世袭侯爵。
生子:自。
六世 刘自,于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世袭为第二代安城侯,卒年不详,谥号为安城节侯。长子寿光世袭侯爵。
生子:寿光。
七世 刘寿光,世袭为第三代安城侯,于汉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7年)因犯与姊乱,下狱病死。侯国除。
5-2-1-2.刘发三子刘成 宜春侯世系
四世 刘发(略)。
五世 刘成,于汉武帝元光六年七月受封宜春侯(宜春,县名,故城在今江西宜春市)。在位十七年,于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坐酎金被削侯为民。
后裔不详。
5-2-1-3.刘发四子刘党 句容侯世系
四世 刘发(略)。
五世 刘党,汉武帝元光六年七月(公元前129年)受封句容侯(句容,县名,故城在今江苏句容市)。在位二年去世,谥号句容哀侯。无后,侯除。
5-2-1-4.刘发五子刘福 容陵侯世系
四世 刘发(略)。
五世 刘福,汉武帝元光六年七月(公元前129年)受封容陵侯(《史记》)记载为句陵。容陵,县名,故城在今湖南攸县西南)。在位十七年,于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坐酎金被削侯为民。
5-2-1-5.刘发六子刘童 路陵侯世系
四世 刘发(略)。
五世 刘童,于汉武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三月受封路陵侯(《史记》记载为洛陵侯刘章。路陵,县名,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市)。在位四年,在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犯杀人罪,自杀身亡。无后,侯除。
5-2-1-6.刘发七子刘则 攸与侯系
四世 刘发(略)。
五世 刘则,于汉武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三月受封攸与侯(攸与,县名,故城在今湖南省攸与县东北)。在位二十二年,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因犯死罪,弃市,国除。
5-2-1-7.刘发八子刘诉 萘陵侯世系
四世 刘发(略)。
五世 刘诉,于汉武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三月受封萘陵侯(萘陵,县名,居今湖南萘陵县东北)。在位十年去世,谥号萘陵节侯。儿子刘汤世袭侯爵。
生子:汤。
六世 刘汤,于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世袭侯爵为第二代萘陵侯,在位十一年,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去世,谥号哀侯,无后,侯国除。
5-2-1-8.刘发九子刘拾 建成侯世系
四世 刘发(略)。
五世 刘拾,于汉武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三月受封建成侯(建成,县名,故城在今江西省高安市),于汉武帝元鼎二年因犯不朝、不敬,免去侯爵,国除。
后裔不详。
5-2-1-9.刘发十子刘丹 安众侯世系
四世 刘发(略)。
五世 刘丹,于汉武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三月受封安众侯(安众,县名,《汉志》属南阳,据《史记》记载故城在河南郑州市东北,与湖南相距甚远)在位三十年去世,谥号安众康侯。儿子山柎世袭侯爵。
生子:山柎。
六世 山柎,于汉武帝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世袭为第二代安众侯,在位三十八年去世,谥号安众节侯。儿子毋妨世袭侯爵。
生子:毋妨。
七世 毋妨,于汉宣帝节地三年(公元前67年)世袭为第三代安众侯,在位时间及卒年不详,谥号安众缪侯。儿子刘褒世袭侯爵。
生子:刘褒。
八世 刘褒,世袭为第四代安众侯时间、在位时间及卒年均不详,谥号安众厘侯。长子刘
世袭侯爵。
生二子:1.刘
,2.庶子(名不详)。
刘丹安众侯袭封三世(即第四代)时,有裔孙徙沮(ju)阳(今河北上谷)。后裔刘洎字思道,唐太宗宰相。[5]
九世 刘
(刘褒长子),世袭为第五代安众侯,其余不详。
生子:崇。
十世 刘崇(1)(刘
之子),居摄元年起兵被王莽所灭。无子。
十世 刘宠(2)(刘崇的从父弟),于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恢复被王莽废掉的侯爵时绍封刘宠,建武十三年去世。儿子松世袭侯爵。
生子:松。
十一世 刘松,于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世袭侯爵。
5-2-1-10.刘发十一子刘喜 叶平侯世系
四世 刘发(略)。
五世 刘喜,于汉武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三月受封叶平侯(《史记》记载为刘嘉,叶平属地不详),在位十三年,于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坐酎金被削侯为民。
后裔不详。
5-2-1-11.刘发十二子刘义 夫夷侯世系
四世 刘发(略)。
五世 刘义,于汉武帝元朔五年(即公元前124年)三月受封夫夷(亦作夫彝)侯(夫夷,县名,故城在今湖南邵阳县),在位十二年去世。儿子刘禹世袭侯爵。
生子:禹。
六世 刘禹,于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世袭第二代夫夷侯,在位五十八年去世,谥号夫夷节侯。长子奉宗继承侯爵。
生子:奉宗。
七世 奉宗,于汉宣帝五凤三年(公元前55年)世袭为第三代夫夷侯。卒年不详,谥号夫夷顷侯。长子刘庆世袭侯爵。
生子:刘庆。
八世 刘庆,世袭为第四代夫夷侯,卒年不详,谥号为夫夷厘侯。长子刘福世袭侯爵。
生子:刘福。
九世 刘福,世袭为第五代夫夷侯,卒年不详,谥号为夫夷怀侯。长子刘商世袭侯爵。
生子:刘商。
十世 刘商,世袭为第六代夫夷侯,至王莽篡位时废,夫夷国除。
后裔不详。
5-2-1-12.刘发十三子刘买 舂陵侯世系
四世 刘发(略)。
五世 刘买,于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三月受封为舂陵侯(故城在今湖南宁远县),刘买在位四年,于公元前121年去世,谥号为舂陵节侯。长子刘熊渠世袭侯爵。
生子:1.刘熊渠(继承王位),2.刘外(郁林太守)(刘外→刘回→刘欣→刘秀)。
六世 刘熊渠,刘买公去世后,刘熊渠世袭为第二代舂陵侯,在位五十六年,于公元前47年去世,谥号为舂陵戴侯。长子刘仁世袭侯爵。
生子:1.刘仁(世袭侯爵),2.刘利(苍梧太守)(刘利→刘子张娶何氏→生刘玄即更始帝)。
七世 刘仁,熊渠公去世后,刘仁世袭为第三代舂陵侯。汉元帝初元四年(公元前45年),因舂陵是一个地低卑湿、多山林密、瘴气尤重的小侯国,刘仁世袭侯爵后,向朝廷上书,请求将封国减邑北迁。汉元帝批准了他的北迁请求,刘仁于是就与堂弟巨鹿都尉刘回率领舂陵刘氏宗族,从今湖南宁远向北迁徙到南阳白水乡(今湖北枣阳县),仅留下次子刘昌俘居宁远舂陵故地。舂陵侯族北迁后,仍旧以舂陵为侯国名称。刘仁北迁南阳后,不久在南阳去世,谥号舂陵孝侯。嫡长子刘敞世袭为舂陵侯。
生子:1.刘敞,2.刘昌,3.刘宪(顺阳怀侯刘嘉之父),4.刘庆。
八世 刘敞,刘仁去世后,嫡长子刘敞世袭为第四代舂陵侯。刘敞是一个优秀的皇族成员,他为人谦虚、节俭而好仁义,曾将父亲留下的全部金银财产都分给兄弟。他还官任庐江都尉。后来,王莽篡权,排挤打击刘氏宗室,在公元6年将刘敞调到长安,随即又将他免职遣送回舂陵封国。不久,刘敞在舂陵去世。他的儿子刘祉又因岳父起兵反莽受牵连,被王莽逮捕入狱。舂陵侯国也在这时被王莽废除。
生子:刘祉。
九世 刘祉(刘敞长子),字巨伯。王莽末年,以南阳刘氏为首的汉朝宗室掀起了大规模的反莽复汉浪潮,光武起兵时,刘祉也率领舂陵侯族子弟参加,因此刘祉家属全部被关进监狱。后来汉军败于小长安,刘祉还保棘阳,刘祉家人全部被杀害。
更始帝刘玄建国后,恢复舂陵国,刘祉被续封为第五代舂陵侯,并兼任更始政权的太常将军。入关后,刘祉更被升为定陶王。
更始政权灭亡后,刘祉随即抄小路逃奔刘秀,刘秀对刘祉的归附非常欢迎,就在建武二年(公元26年)改封刘祉为城阳王。刘祉在公元35年去世,谥号为城阳恭王,葬于洛阳北芒,享寿43岁。
生子:1.刘平,2.刘坚(刘坚在东汉初受封为高乡侯,后裔不详)。
(续:刘祉舂陵侯后裔)
十世 刘平(刘祉长子),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光武帝刘秀封刘祉长子刘平为蔡阳侯,以供奉刘祉的祭祀。后因违纪与诸侯王结交通连而犯法,被削去侯爵,侯国被废。
永平五年(公元62年),孝明帝改封刘平为竟陵侯,以奉守刘祉的庙祀。这样,舂陵侯族的主干族系,又从枣阳迁徙到今湖北潜江县。去世后,儿子刘真世袭侯爵。
生子:刘真。
十一世 刘真,竟陵侯刘平去世后,儿子刘真世袭为第二代竟陵侯。刘真去世后,儿子刘禹世袭侯爵。
生子:刘禹。
十二世 刘禹,竟陵侯刘真去世后,儿子刘禹世袭为第三代竟陵侯。刘禹去世,儿子刘嘉世袭侯爵。
十三世 刘嘉,刘嘉世袭第四代竟陵侯以后,这支舂陵侯族刘氏的嫡宗,就不见于正史记载了。
5-2-1-13.刘发十四子刘定 都梁侯世系
四世 刘发(略)。
五世 刘定,于武帝元朔五年(即公元前124年)六月受封为都梁侯(《史记》记载为刘遂。都梁,县名,故城在今湖南省武冈市东北),在位八年去世。长子傒世袭侯爵。
生子:刘傒。
六世 刘傒,于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世袭为第二代都梁侯,薨年不详,谥号为都梁顷侯。长子刘弘世袭侯爵。
生子:刘弘。
七世 刘弘,世袭为第三代都梁侯,薨年不详,谥号为都梁节侯。长子顺怀世袭侯爵。
生子:顺怀。
八世 刘顺怀,世袭为第四代都梁侯,薨年不详,谥号为都梁原侯。长子刘容世袭侯爵。
九世 刘容,世袭为第五代都梁侯,薨年不详,谥号为都梁汤侯。长子佗人世袭侯爵。
生子:佗人。
十世 刘佗人,世袭为第六代都梁侯。王莽篡位,废,都梁国除。
后裔不详。
5-2-1-14.刘发十五子刘狩 洮阳侯世系
四世 刘发(略)。
五世 刘狩,于武帝元朔五年(即公元前124年)六月受封为洮阳侯(《史记》记载为刘狗彘。洮阳,县名,故城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西北),在位八年,于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去世,谥号洮阳靖侯。无后。侯国除。
5-2-1-15.刘发十六子刘贤 众陵侯传递世系
四世 刘发(略)。
五世 刘贤,于武帝元朔五年(即公元前124年)六月受封为泉陵侯[6],在位五十年去世,谥号泉陵节侯。长子真定世袭侯爵。
生子:真定。
六世 刘真定,于汉宣帝本始四年(公元前70年)世袭为第二代泉陵侯。在位二十六年去世,谥号泉陵戴侯。长子刘庆世袭侯爵。
生子:刘庆。
七世 刘庆,于汉宣帝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世袭为第三代泉陵侯,薨年不详,谥号泉陵顷侯。长子刘骨世袭侯爵。
生子:刘骨。
八世 刘骨,世袭为第四代泉陵侯。王莽篡位,废,泉陵侯国除。
后裔不详。
5-2-2.长沙定王刘发嫡长孙刘鲋鮈 长沙顷王王子侯世系
史载长沙顷王刘鲋鮈有儿子四人,长子建德继承王位即长沙刺王,其余三人封侯如下。
5-2-2-1.长沙顷王刘鲋鮈次子刘梁 高城侯世系
六世 刘鲋鮈(略)。
七世 刘梁,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封为高城侯(高城,属地不详),薨年不详,谥号高城节侯。长子刘景世袭侯爵。
生子:景。
八世 刘景,世袭为第二代高城侯,薨年不详,谥号高城质侯。长子刘景世袭侯爵。
生子:请士。
九世 刘请士,世袭为第三代高城侯,薨年不详,谥号高城顷侯。长子刘冯世袭侯爵。
生子:冯。
十世 刘冯,世袭为第四代高城侯。免。
后裔不详。
5-2-2-2.长沙顷王刘鲋鮈三子刘延年 复阳侯世系
六世 刘鲋鮈(略)。
七世 刘延年,于汉宣帝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正月封为复阳侯(复阳,属南阳),薨年不详,谥号复阳严侯。长子刘汉世袭侯爵。
生子:汉。
八世 刘汉,世袭为第二代复阳侯,薨年不详,谥号复阳炀侯。长子刘道世袭侯爵。
生子:道。
九世 刘道,世袭为第三代复阳侯,免。
5-2-2-3.长沙顷王刘鲋鮈四子刘度 锺武侯世系
六世 刘鲋鮈(略)。
七世 刘度,于汉宣帝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正月封为锺武侯(锺武,属地不详),薨年不详,谥号锺武节侯。长子刘宣世袭侯爵。
生二子:1.宣,2.则。
八世(1) 刘宣(刘度长子),世袭为第二代锺武侯,薨年不详,谥号锺武孝侯。长子刘霸世袭侯爵。
生子:霸。
九世 刘霸,世袭为第三代锺武侯,薨年不详,谥号锺哀孝侯。无后。
八世(2) 刘则,因刘霸无后,汉成帝于元延二年(公元前11年),将刘度次子、刘宣的弟弟刘则绍封为第二代第二任锺武侯。薨年不详,谥号锺哀节侯。
后裔不详。
5-2-3.长沙定王刘发曾孙刘建德 长沙刺王王子侯世系
史载长沙刺王刘建德有三个儿子,长子刘旦继承王位即长沙怀王,次子刘宗先封阳山侯,后绍封为长沙孝王,三子刘习封安平侯(《汉书·王子侯表下》)。
5-2-3-1.长沙刺王刘建德次子刘宗 阳山节侯世系
七世 刘建德(略)。
八世 刘宗,于汉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三月封为阳山侯(阳山,县名,汉置,属桂阳郡,故城在今湖南省盐山县),其兄刘旦薨后无后,于汉元帝初元五年(前46年)以刘旦的弟弟绍封为第六代长沙王,在位三年去世,谥号长沙孝王。儿子刘鲁人世袭王位。
5-2-3-2.长沙刺王刘建德三子刘习 安平侯世系
七世 刘建德(略)。
八世 刘习,于汉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三月封为安平侯(安平,属巨鹿),薨年不详,谥号安平厘侯。长子刘嘉世袭侯爵。
生子:嘉。
九世 刘嘉,世袭为第二代安平侯。免。
5-2-4.长沙定王刘发玄孙刘宗 长沙孝王王子侯世系
史载长沙孝王刘宗有三子,长子刘鲁人继承王位,其余二子封侯如下。
5-2-4-1.长沙孝王刘宗次子赏 昭阳侯世系
八世 刘宗(略)。
九世 刘赏,于汉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三月封为昭阳侯(昭阳,属地不详)在位四年。王莽篡汉,免。
5-2-4-2.长沙孝王刘宗三子刘景 承阳侯世系
八世 刘宗(略)。
九世 刘景,于汉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三月封为承阳侯(承阳,属地不详)在位四年。王莽专权,免,国除。
后裔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