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内容提要

编委会

编者序

第一篇 细菌耐药监测报告

一、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1.细菌收集

2.抗菌药物

3.培养基药敏试验

(二)方法

1.药敏试验

2.β—内酰胺酶的检测

3.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的检测

4.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非敏感革兰阳性菌的检测

5.广泛耐药(XDR)菌株的检测

6.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检测

7.医院分类

8.人群分类

9.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细菌分布

(二)耐药菌的检出率

1.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2.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3.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

4.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检出率

5.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菌株的检出率

6.革兰阴性杆菌中广泛耐药菌株(XDR)的检出率

(三)革兰阳性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1.葡萄球菌属

2.肠球菌属

3.肺炎链球菌

4.溶血性链球菌

(四)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1.肠杆菌科细菌

2.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

3.其他革兰阴性菌

三、讨论

(一)2017年细菌耐药监测资料特点

(二)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耐药率的差异

第二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报告

一、2017年上海市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状况及近年趋势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1.数据来源与样本抽样方法

2.数据分类

(二)结果

1.门诊处方用药统计

2.急诊处方用药统计

3.住院病例抗菌药物使用率

4.住院病例抗菌药物用药疗程和使用品种数

5.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

6.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7.抗菌药物累计DDD数

8.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9.上海市三级医院监测数据近年来的发展趋势

二、2017年上海市二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状况及近年趋势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1.数据来源与样本抽样方法

2.数据剔除方法

3.数据分类

(二)结果

1.门诊处方用药统计

2.急诊处方用药统计

3.住院病例抗菌药物使用率

4.住院病例抗菌药物用药疗程和使用品种数

5.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

6.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7.抗菌药物累计DDD数

8.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9.上海市二级医院监测数据近年来的发展趋势

三、2017年上海市社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状况

(一)资料与方法

1.数据来源与样本抽样方法

2.数据剔除

(二)结果

1.社区医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

2.社区医疗机构门诊处方用药信息

3.社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信息

(三)讨论

四、2017年上海市抗菌药物监测结论

第三篇 医院感染监测与防控报告

一、医院感染相关特色监测工作

(一)上海市一次性手术器械共用现象调查

(二)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三)CRE认知度调查

(四)中医门诊诊疗现状调研工作

(五)上海市微生物标本送检及耐药菌检出情况调研

二、医院感染常规监测工作

(一)ICU目标性监测

(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监测

(三)血培养送检率调查

(四)手卫生依从性监测

(五)手卫生用品耗量监测

(六)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三、2017年下半年质控督查工作

1.组织架构

2.会议及培训

3.信息系统

4.医院感染相关监测

5.手卫生

6.环境清洁消毒

7.职业暴露

8.抗菌药物管理

9.暴发处置

10.医用织物

11.重症监护病房

12.消毒供应中心

13.口腔科

14.眼科

15.耳鼻喉科

16.内镜清洗消毒

17.产房和计划生育门诊手术室

18.微生物实验室

19.中医门诊

第四篇 “三网联动”综合评分标准

一、“三网联动”复合指标

(一)感染病诊治多学科专业队伍建设(45分)

1.感染专业医生(满分10分,培元实践基地单位本项直接获得10分)

2.感染专业药师(满分10分,培元实践基地单位本项直接获得10分)

3.临床微生物专业人员(满分10分)

4.医院感染防控专业人员(满分10分)

5.感染病诊治与抗菌药管理多学科协同机制(5分)

(二)抗菌药物采购目录优化(45分)

1.全部采购品种数与推荐品种(表4—1)重合度(25分)

2.采购目录中有青霉素、苄星青霉素、呋喃妥因、SMZco、氟胞嘧啶5个品种(10分)

3.采购目录中有头孢唑林、头孢呋辛(注射剂)(10分,缺1种扣5分)

(三)规范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10分)

二、细菌耐药权重指数

(一)标本质量分值(50分)

1.标本来源(10分)

2.菌株数量(10分)

3.药敏品种合理性(30分)

(二)耐药程度(50分)

1.耐药率的评分标准

2.重点监测耐药菌的总评分

三、抗菌药物使用权重指数

(一)基础分值(30分)

1.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数据上报工作(12分)

2.抗菌药物管理工作(18分)

(二)综合性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指标分值(20分)

(三)重点监测抗菌药物分值(50分)

1.每类/种重点监测抗菌药物的评分

2.重点监测抗菌药物的总分

四、医院感染权重指数

(一)基础分值(40分)

1.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配备情况(20分)

2.数据上报的情况:及时性及完整性(20分)

(二)监测权重分值(60分)

1.3种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20分)

2.Ⅰ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12分)

3.血培养送检率(12分)

4.手卫生依从性(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