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伪狂犬病

五、伪狂犬病

简介

猪的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年来呈高发趋势。对仔猪和繁殖母猪都有较严重的危害性,猪群阳性检出率非常高,而且常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给养猪业造成重大损失。临床多以神经症状、腹泻、呼吸困难和繁殖障碍为特征。

病原及流行特点

伪狂犬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亚科,猪疱疹病毒Ⅰ型。该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发病猪及带毒猪是该病重要的传染源;健康猪与病猪直接接触可感染;可经皮肤、消化道创口感染;也可由空气传播;还可经交配传染;哺乳仔猪更能因吃奶而被感染;怀孕母猪感染该病后,病毒可侵入子宫内的胎儿。

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随猪的日龄增加而有差异:

(1)初生仔猪 初生仔猪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和腹泻。病初仔猪发热、呕吐、下痢;随后出现发抖、惊恐、强直、犬坐或猴坐姿势、倒地四肢划动、麻痹等,很快衰竭死亡;有的肢蹄畸形。

(2)生长育肥猪 生长育肥猪发病后多有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和短暂发热的表现。

(3)母猪 母猪主要表现为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等繁殖障碍特征。

978-7-111-49261-0-Chapter01-129.jpg

1-5-1 病初仔猪腿软

978-7-111-49261-0-Chapter01-130.jpg

1-5-2 仔猪后躯麻痹

978-7-111-49261-0-Chapter01-131.jpg

1-5-3 仔猪四肢麻痹

978-7-111-49261-0-Chapter01-132.jpg

1-5-4 病猪惊恐四肢划动

978-7-111-49261-0-Chapter01-133.jpg

1-5-5 两耳直立呈惊恐状

978-7-111-49261-0-Chapter01-134.jpg

1-5-6 同窝仔猪数只发病麻痹

978-7-111-49261-0-Chapter01-135.jpg

1-5-7 仔猪吐奶

978-7-111-49261-0-Chapter01-136.jpg

1-5-8 后肢蹄部畸形

978-7-111-49261-0-Chapter01-137.jpg

1-5-9 犬坐姿势猴坐姿势

978-7-111-49261-0-Chapter01-138.jpg

1-5-10 犬坐姿势前蹄畸形

978-7-111-49261-0-Chapter01-139.jpg

1-5-11 后躯犬坐前肢麻痹

978-7-111-49261-0-Chapter01-140.jpg

1-5-12 两前肢蹄畸形

978-7-111-49261-0-Chapter01-141.jpg

1-5-13 病猪黄色下痢

978-7-111-49261-0-Chapter01-142.jpg

1-5-14 流产胎儿已成型

978-7-111-49261-0-Chapter01-143.jpg

1-5-15 死胎且胎儿有自溶现象

剖检变化

剖检常见的病理变化有:脑膜充血,脑回沟水肿、出血;心肌变淡、松弛;肺脏出血、间质性肺炎;肝脏、肾脏、脾脏均有散在性灰白色坏死点或坏死灶;脊髓硬膜水肿、出血等。

978-7-111-49261-0-Chapter01-144.jpg

1-5-16 脑膜下水肿出血

978-7-111-49261-0-Chapter01-145.jpg

1-5-17 切开脑膜可见脑回沟出血

978-7-111-49261-0-Chapter01-146.jpg

1-5-18 心肌变淡松弛

978-7-111-49261-0-Chapter01-147.jpg

1-5-19 肺脏出血间质性肺炎

978-7-111-49261-0-Chapter01-148.jpg

1-5-20 肝脏有白色坏死点

978-7-111-49261-0-Chapter01-149.jpg

1-5-21 肝脏有白色坏死灶

978-7-111-49261-0-Chapter01-150.jpg

1-5-22 脾脏有白色坏死灶

978-7-111-49261-0-Chapter01-151.jpg

1-5-23 脊髓硬膜出血

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 黄色腹泻、神经症状、犬坐姿势、肢蹄畸形、繁殖障碍。

(2)剖检变化 脑回沟出血,肝脏、肾脏、脾脏有白色坏死。

防控措施

发生该病后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有的应用干扰素、小肽类、转移因子等,收效甚微;而紧急注射高免血清能降低死亡率。

控制该病仍需疫苗接种,但在实际生产中,不少的中小型饲养场还不十分重视伪狂犬疫苗的应用。目前应用效果较好的是基因缺失疫苗,从大型猪场使用效果来看,此疫苗应在配种前30天和产仔前30天各接种一次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