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肠杆菌病
【简介】
大肠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和动物的肠道内有大量大肠杆菌生存,在维持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和维生素合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有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是致病性的。猪的大肠杆菌病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3种,临床特征主要是发生猪的肠炎和肠毒血症,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对仔猪生产形成一定威胁。
【病原】
致病性大肠杆菌为阴性杆菌,多数菌株有荚膜和鞭毛,许多菌株有菌毛,但不形成芽孢。由于血清型众多而且差别很大,所以在同一地区甚至同一猪场发生的大肠杆菌病其血清型也不尽相同;加之近几年随着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因此在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用药上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临床症状】
(1)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大多发生于10日龄内;带菌母猪是传染源;突然发病,肠炎腹泻,排出的粪便呈黄色糊状或水样,有的含有气泡或凝乳块;仔猪迅速脱水消瘦,皮肤灰暗无光泽,1~2天内因败血和脱水而死亡。
(2)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大多发生于2周龄左右的哺乳仔猪。病猪腹泻,肛门及后肢被粪便污染;排出白色、灰白色糊状稀便;个别仔猪死亡。
图2-1-1 黄痢腹泻污染哺乳舍
图2-1-2 黄痢腹泻、初生仔猪因脱水而皮肤变灰暗
图2-1-3 黄痢腹泻污染肛门周围
图2-1-4 黄痢腹泻呈黄色糊状
图2-1-5 黄痢腹泻呈黄色糊状、带有气泡
图2-1-6 排出水样便、仔猪快速死亡
图2-1-7 2周龄仔猪白痢腹泻
图2-1-8 白痢腹泻污染圈舍
图2-1-9 白痢腹泻呈白色糊状
(3)仔猪水肿病 仔猪水肿病大多发生于断奶之后体格健壮、生长速度快的保育猪。与饲料和饲养方法的突然改换导致肠道微生物群紊乱有关。
图2-1-10 仔猪头部水肿
病猪眼睑、头部、颈部、甚至全身水肿;由于毒素的关系,病猪会出现严重的神经症状,如步态不稳、盲目行走、惊厥倒地、四肢划动、肌肉抽搐、嘶哑尖叫等;有的全窝突然发病,死亡极快。尽管该病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极高。
图2-1-11 仔猪眼睑、下颌水肿
图2-1-12 仔猪眼睑水肿、趴卧
图2-1-13 仔猪腿软、出现神经症状
【剖检变化】
仔猪黄痢的主要病变为:空肠管膨胀、肠壁充血、肠内容物含有气体。
仔猪白痢的主要病变为:肠壁充血、胃黏膜出血、肠内容物呈糊状。
仔猪水肿病的主要病变为:各组织水肿,喉头水肿、胃壁水肿、肠系膜水肿、肠系膜淋巴结水肿、结肠系膜水肿。
图2-1-14 仔猪黄痢小肠臌气
图2-1-15 仔猪黄痢小肠壁充血
图2-1-16 仔猪水肿病皮下胶冻样浸润
图2-1-17 仔猪水肿病胃壁高度水肿增厚
图2-1-18 肠系膜淋巴结水肿
图2-1-19 肠系膜严重水肿增厚
图2-1-20 肠系膜水肿、浑浊出血
图2-1-21 结肠系膜水肿
图2-1-22 结肠系膜高度水肿
图2-1-23 喉头黏膜高度水肿
【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
仔猪黄痢——粪便呈黄色糊状。
仔猪白痢——粪便呈白色糊状。
仔猪水肿病——水肿病急、神经症状、死亡率高。
(2)剖检变化
仔猪黄痢——肠壁充血、肠内容物呈黄色。
仔猪白痢——肠壁充血、肠内容物呈白色。
仔猪水肿病——喉头、胃壁、肠壁、肠系膜水肿。
【防治措施】
1)母猪怀孕后期按说明注射仔猪黄白痢疫苗。
2)仔猪出生后10日龄接种水肿疫苗;产房定期消毒。
3)对黄白痢仔猪应用抗生素,并给予保肝解毒剂;腹泻严重者要进行补液。
4)水肿仔猪除应用上述药物外,要降低颅内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