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霉菌毒素中毒

二、霉菌毒素中毒

简介

近年来,随着饲料原料霉变和因饲料存放不合理而造成饲料霉变日趋严重,尤其是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新月毒素群、呕吐毒素和赤霉毒素的不断滋生,给猪的生长造成了极大伤害,应高度重视。

首先,毒素对猪免疫系统的损害几乎是毁灭性的。严重破坏淋巴结、胸腺、脾脏、骨髓,肝脏损伤严重,导致机体发生免疫抑制,使疫苗不产生抗体、产生不齐不全的抗体、用苗反而发病等,致使混合感染严重。

其次,毒素对代谢器官破坏极其严重。能使肝细胞被破坏、肾小管坏死堵塞、脾脏败血肿胀、心肌水肿、肺脏出血瘀血水肿、内分泌失调,能造成母猪长期不发情、屡配不怀孕。

第三,毒素破坏消化系统。破坏胃黏膜及小肠黏膜,使消化系统处于亚瘫痪状态,营养不能吸收、生长迟滞、性能下降等。

病因

发生霉变的饲料、饲料原料,生长霉菌的饮水系统和环境,都是造成和发生猪霉菌及霉菌毒素中毒的主要原因。

临床症状

长期饲喂霉菌及毒素含量超标的饲料,即便检测一种毒素不超标,而几种不超标的毒素溶合在一起,照样可以发生中毒——叠加中毒。

病猪被毛粗乱无光泽,发生腹泻甚至异食,断奶仔猪出现猪脸溃烂;发生阴唇充血和肿胀;生长育肥猪出现便秘或脱肛;经产母猪阴道松弛、外阴水肿、下垂、不发情和不怀孕等。

978-7-111-49261-0-Chapter04-9.jpg

4-2-1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霉烂

978-7-111-49261-0-Chapter04-10.jpg

4-2-2 玉米在存放过程中霉烂

978-7-111-49261-0-Chapter04-11.jpg

4-2-3 饲料在存放过程中霉变结块

978-7-111-49261-0-Chapter04-12.jpg

4-2-4 新月毒素致仔猪面部发生溃烂

978-7-111-49261-0-Chapter04-13.jpg

4-2-5 仔猪眶下和颈础部发生溃烂

978-7-111-49261-0-Chapter04-14.jpg

4-2-6 仔猪额下部发生溃烂

978-7-111-49261-0-Chapter04-15.jpg

4-2-7 仔猪尾巴发生坏死

978-7-111-49261-0-Chapter04-16.jpg

4-2-8 赤霉烯醇致仔猪外阴部轻度充血

978-7-111-49261-0-Chapter04-17.jpg

4-2-9 仔猪外阴部重度充血

978-7-111-49261-0-Chapter04-18.jpg

4-2-10 仔猪外阴部水肿

978-7-111-49261-0-Chapter04-19.jpg

4-2-11 中猪外阴部水肿

978-7-111-49261-0-Chapter04-20.jpg

4-2-12 经产母猪外阴松弛下垂水肿

978-7-111-49261-0-Chapter04-21.jpg

4-2-13 经产母猪外阴肿胀硬固

978-7-111-49261-0-Chapter04-22.jpg

4-2-14 生长育肥猪肛门松弛便秘

978-7-111-49261-0-Chapter04-23.jpg

4-2-15 生长育肥猪轻度脱肛

978-7-111-49261-0-Chapter04-24.jpg

4-2-16 生长育肥猪重度脱肛

978-7-111-49261-0-Chapter04-25.jpg

4-2-17 脱肛并糜烂

剖检变化

猪体消瘦,生长缓慢;剖检:皮下有出血、瘀血斑,肝脏肿胀、呈土黄色,肾脏呈黄色,胃黏膜溃疡等。

978-7-111-49261-0-Chapter04-26.jpg

4-2-18 皮下有出血瘀血斑

978-7-111-49261-0-Chapter04-27.jpg

4-2-19 毒素致肝脏肿胀黄染

978-7-111-49261-0-Chapter04-28.jpg

4-2-20 毒素致肝脏肿胀发黑

978-7-111-49261-0-Chapter04-29.jpg

4-2-21 毒素致肾脏黄染

978-7-111-49261-0-Chapter04-30.jpg

4-2-22 毒素致胃黏膜弥漫性溃疡(自李英伦)

诊断要点

脸部溃烂结痂,外阴充血、红肿,阴唇水肿、下垂,肛门松弛、脱出,乏情、不孕、流产。

治疗措施

1)严禁应用发霉的原料及饲料,并应及时对原料和饲料进行检测。

2)饲料存放地要通风干燥,避免潮湿。

3)养殖场地和圈所要高亢通风,不留积水。

4)饮水系统要定期酸化、消毒、除霉。

5)高温、高湿季节要定期应用饲料制霉剂。仅仅吸附脱霉似乎不够,应大量应用能够将霉菌致死、将毒素灭活的制霉剂。

6)发现病猪应及时予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