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副嗜血杆菌病
【简介】
猪的副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保育猪和青年猪多发,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据报道: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真实发病率可能为实际确诊的10倍之多。
【病原】
副嗜血杆菌属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形态多变,有15个以上血清型,其中血清型5、4、13最为常见(占70%以上)。该菌在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的病料中难以分离和培养,因而给该病的诊断带来困难。
【临床症状】
体温达40.5~42.5℃,精神不振,厌食;咳嗽,呼吸困难,眼圈青紫;关节肿大,疼痛,行走缓慢或因疼痛无法站立;有的出现神经症状。
图2-7-1 眼圈暗紫
图2-7-2 眼睑发青
图2-7-3 关节疼痛、站立困难
图2-7-4 腕关节疼痛
图2-7-5 跗关节肿胀、疼痛,站立后弓腰,肌肉收缩
图2-7-6 有的出现神经症状
【剖检变化】
主要病变是“三大炎”:胸膜炎、腹膜炎、关节炎。喉头充血、出血;胸腔积液,胸腔有纤维素,肺脏水肿,肺脏粘连;心肌内外膜出血,心包积液或粘连,严重的呈绒毛心脏;肠管粘连有纤维素,腹水增多;腕、跗关节肿大,切开后有胶冻样纤维素;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苍白等。
图2-7-7 腹股沟淋巴结肿胀、苍白
图2-7-8 喉头出血
图2-7-9 严重的肺脏水肿
图2-7-10 胸腔积液
图2-7-11 胸腔有大量纤维素
图2-7-12 胸腔内取出的胶冻样纤维素
图2-7-13 肺脏粘连
图2-7-14 心包积液
图2-7-15 心脏粘连
图2-7-16 心脏与心包粘连,心脏呈绒毛状
图2-7-17 心肌外膜出血
图2-7-18 心肌内膜出血
图2-7-19 腹腔积液
图2-7-20 腹膜炎(纤维素呈网状覆盖)
图2-7-21 腹膜炎(肠管粘连)
图2-7-22 腹膜炎(纤维素呈蛋黄样)
图2-7-23 腹膜炎(肠管间有纤维素)
图2-7-24 肝脏表面附着纤维素
图2-7-25 脾脏表面有绒毛样覆盖物
图2-7-26 关节腔有纤维素渗出
【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 眼圈青紫、呼吸困难、关节肿胀、站立困难。
(2)剖检变化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苍白、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
【防治措施】
1)仔猪初生后2周龄,应注射猪副嗜血杆菌疫苗。
2)保持良好通风,注重定期消毒。
3)饲养密度切忌过大。
4)对发病猪要进行隔离,并在药敏试验的指导下,及时注射抗菌药物。
5)大群猪要通过饮水或拌料应用有效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