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附红细胞体病
【简介】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猪的一种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传播性疾病,又称为黄疸性贫血,目前该病呈世界性分布。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病的流行和发生越来越严重,在广东、福建、河北、河南、山东、西北及东北地区等十几个省、市均有发生,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成为养猪生产中较难防控的棘手性疾病之一。
【病原及流行特点】
该病病原尚有争议:有的认为是原虫,属寄生虫学科;有的认为是由立克次氏体目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属传染病学科;还有的认为属嗜血型支原体等。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猪和隐性感染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高温、拥挤、潮湿环境多发;各种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易感,但以仔猪和母猪多见;哺乳仔猪和保育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猪只之间可通过伤口、斗咬、被污染的注射器和手术器械等媒介传播;交配或人工授精时,可经污染的精液传播;感染母猪能通过子宫、胎盘使胎猪受到感染;脏猪极易发生。
【临床症状】
高热稽留:病初体温即升高达41℃以上,且稽留不退。毛孔渗血:在毛根部有血珠,或在皮下有青色的瘀血块。全身黄染:由于红细胞的崩解导致胆红素入血,而致全身贫血黄染。母猪流产:感染母猪能通过子宫、胎盘使胎猪受到感染,加之母体贫血而导致流产。时有血尿:多为血红蛋白尿,呈黑紫色;有的关节肿胀或耳郭出现坏死。
图3-1-1 头背部毛孔渗血
图3-1-2 肩胛部毛孔渗血
图3-1-3 背部毛孔有血珠
图3-1-4 腹部毛孔渗血
图3-1-5 脊背皮下瘀血、发青
图3-1-6 猪体贫血、脊背皮下发青
图3-1-7 中间病猪黄染
图3-1-8 病猪轻度黄染
图3-1-9 病猪全身黄染
图3-1-10 病猪皮肤蜡黄、出血
图3-1-11 头部、耳部严重黄染
图3-1-12 眼巩膜贫血
图3-1-13 眼巩膜黄染
图3-1-14 鼻头黄染
图3-1-15 阴唇及阴道黏膜贫血
图3-1-16 猪栏内有血尿
图3-1-17 血尿呈暗紫色
图3-1-18 尿中有血块
图3-1-19 母猪流产
图3-1-20 有的猪耳郭坏死
图3-1-21 有的母猪关节肿胀
【剖检变化】
可视黏膜黄染、苍白;各内脏肿胀、黄染,包括喉头、气管、肺脏、脾脏、肝脏、心脏、肾脏、胃黏膜、淋巴结等脏器。
图3-1-22 皮下及各脏器黄染
图3-1-23 喉头、气管水肿、黄染
图3-1-24 喉头黄染、出血
图3-1-25 肺脏黄染
图3-1-26 心脏黄染
图3-1-27 脾脏黄染
图3-1-28 肝脏黄染(对照)
图3-1-29 肾脏黄染
图3-1-30 淋巴结黄染
图3-1-31 胃黏膜黄染
图3-1-32 膀胱黄染
图3-1-33 膀胱积有血尿
【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 高热稽留、全身发黄、毛孔渗血、呼吸困难、时有血尿。
(2)剖检变化 全身各脏器贫血、黄染。
【防治措施】
1)由于母猪群附红细胞体检出率较高,所以应以防控母猪群为主,分阶段定期投药。
2)断奶前后仔猪发病较多,应视其为重点治疗时期。
3)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
4)常用药物:土霉素、多西环素、磺胺类、三氮脒、咪唑苯脲、其他抗原虫药等。但临床证明:单一用药效果不好,要联合用药,定期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