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链球菌病
【简介】
链球菌病是由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多种人畜共患病的总称,动物中以猪链球菌病最为多见。其严重的败血症和脑膜炎时常造成猪只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给生猪养殖带来极大损失。
【病原及流行特点】
链球菌可分为20多个血清群,对猪的感染主要是C、D、E、L群。其中C群链球菌主要引发败血症和脑膜炎,E群链球菌主要引发关节炎和脓肿。据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研究证明:我国各地流行的病原均多为C群β型溶血性链球菌。猪链球菌为G-,但在大猪中经常检出革兰氏阳性菌。
流行特点为:夏、秋季节多发,潮湿闷热环境多发,呈地方性散发,多由上呼吸道、消化道和创口感染,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多发。
【临床症状】
(1)最急性型 常无任何表现即死亡。有的昨晚吃料还正常,次早发现死于栏中;有的体温高达41~42℃,当日死于败血症。但死猪多可发现耳尖、鼻头、尾根有蓝紫变色,俗称“三点紫”。
(2)急性败血型 体温升高不等,有的40~41.5℃,有的高达42~43℃。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呆立或嗜卧;结膜潮红,流泪,甚至出现化脓性结膜炎;呼吸困难,时有咳嗽,有的有鼻炎症状;在耳尖、鼻头、下颌、颈部、侧腹部、下腹部、臀部、尾根、会阴部、股内侧、下肢、蹄部等呈现紫红色;便秘或腹泻;3~5天死亡。
图2-3-1 会阴部红紫
图2-3-2 下颌和下腹部红紫
图2-3-3 臀部及全身红紫
图2-3-4 耳朵、下颌、肩背部、四肢、后躯严重红紫
(3)脑膜炎型 断奶前后仔猪多发。病初表现为减食、便秘、流鼻液,迅速出现神经症状:盲目走动、步态不稳;转圈磨牙、倒地抽搐、口流白沫、四肢划动,继而麻痹等。多急性死亡。
图2-3-5 四肢划动似游泳状
(4)关节炎型 多数一开始便有关节肿胀,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并多表现在后肢跗关节囊。
图2-3-6 前肢指关节、后肢跗关节肿胀
图2-3-7 一个后肢跗关节肿胀
图2-3-8 两个后肢跗关节后侧肿胀
图2-3-9 跗关节内侧高度肿胀
(5)淋巴结化脓型 多以下颌、咽部、颈部等处的淋巴结形成脓肿为特征。
图2-3-10 下颌淋巴结肿胀(自宣长和)
图2-3-11 下颌淋巴结高度肿胀并化脓
【剖检变化】
(1)败血型病例 常见心肌出血、心肌内膜出血、主动脉壁出血、心耳和心包出血、肺门淋巴结出血、腹膜炎症、肠系膜淋巴结出血、脾脏败血发黑。
图2-3-12 心肌内膜严重出血
(2)关节炎型病例 常见关节腔内有胶冻样纤维素渗出。
(3)淋巴结化脓型病例 常见淋巴结脓肿等。
图2-3-13 主动脉壁出血
图2-3-14 心耳和心包出血
图2-3-15 肺门淋巴结出血
图2-3-16 腹腔有纤维素渗出
图2-3-17 肠系膜淋巴结出血
图2-3-18 脾脏败血发黑
图2-3-19 关节腔内有纤维素渗出
图2-3-20 肿胀淋巴结切开后有脓腔
【诊断要点】
(1)临床症状 体温升高、皮肤红紫、关节肿胀、淋巴结肿胀、神经症状。
(2)剖检变化 主动脉壁出血、肺门淋巴结出血、脾脏败血、关节积液、淋巴结化脓、胸腔不积液。
【防治措施】
1)有条件时可给母猪和断奶仔猪注射链球菌弱毒疫苗。
2)加强环境和带猪消毒,尤其注重产房消毒。
3)对于败血型病猪应及时足量注射抗生素,并做药敏试验以确保疗效。
4)对于已经出现跛行的关节炎型病例,可做关节腔穿刺以确定内容物性质,并在针头放液、冲洗后给关节内注射抗生素。对于无临床表现的关节肿胀病例可不予治疗。
5)对于下颌淋巴结肿胀的可视情况适时切开排脓,按化脓疮处理。
6)对于出现神经症状的病猪,在镇静的基础上要静脉输入降低颅内压和消炎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