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载人航天二期工程怎样实施

第三节 我国载人航天二期工程怎样实施

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空间站暨交会对接任务部署动员大会上,有关部门明确了交会对接任务的规划安排和计划节点。总体目标是:2011年进行首次交会对接试验,2012年全面完成交会对接任务。据此,计划于2011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实施我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飞行试验。2012年将分别发射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与目标飞行器进行无人或载人交会对接。

具体来说,在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国载人航天二期工程将实施两个阶段的任务。

第一阶段:在2011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为对接目标,在目标飞行器设计寿命两年的时间里,通过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完成多次交会对接任务,突破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控制及人员转移四项关键技术。

第二阶段:在完成3艘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自标飞行器的空间交会对接试验,突破四项关键技术,建成空间实验室后,将利用空间实验室开展多项科学试验,解决有一定规模、短期有人照料、长期自主运行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一阶段怎样实施?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要在两年的时间内完成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其实施计划大概是这样的。

按照工程的计划要求和设计方案,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入轨后,将进行平台功能、性能及试验接口在轨测试,为长期自主飞行状态监视建立状态基线。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全过程

由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入轨后所自主运行的轨道,要比实际上与神舟飞船的对接轨道要高,因此,在完成在轨测试后,根据载人飞船的发射时间和周期,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将在地面的控制下降低轨道,进入与神舟八号飞船对接的对接轨道。由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运行的时候,对接机构是在运行的前方,因此,在降低轨道的过程中,目标飞行器要进行180度的调头,把对接机构调整到后面,完成上述动作后,目标飞行器在轨道上等待神舟八号飞船的发射。

在适当的时间里,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入轨,在地面的控制下,飞船通过多次轨道调整,使之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处于相同的轨道平面内,追踪目标飞行器,通过多次轨道控制和修正,利用安装在飞船上的测量系统实施微调,完成神舟八号飞船与目标飞行器的交会对接,实现船器组合体联合飞行。

交会对接任务完成后,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离,进入返回轨道,返回地面。目标飞行器将在地面的控制下,逐步抬高轨道至自主运行轨道,等待神舟九号飞船的发射。神舟九号发射前,天宫一号再次完成降低轨道和调整运行方向的过程,实施交会对接过程。完成与神舟九号完成交会对接任务后,目标飞行器再抬高至自主运行轨道。

中国航天员“神十”乘组训练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对接:对接机构开始拉回

天宫一号与神九手控交会对接

根据有关部门的决定,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进行交会对接,验证相关技术和进行相关试验后的寿命末期,将利用剩余推进剂在地面的控制下,离开原先的运行轨道,进入大气层解体并坠落在大洋里。

载人航天飞行,是以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为根本前提的。在我国载人航天二期工程第一阶段任务中,如果出现交会对接不成功、返回不成功或飞船停靠时失效不能返回等故障,将再发射无人飞船重新验证交会等相关技术,在进行充分的试验验证,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才实施有航天员参与的交会对接飞行。

我国航天科技人员制定了载人航天二期工程第一阶段任务成功与否总的判定标准,这个标准是:连续多次交会对接飞行成功,其中至少两次圆满成功,突破并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完成组合体飞行验证,完成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验证,当载人飞行时,航天员安全返回为圆满成功;突破并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完成组合体飞行验证为基本成功;未能完成交会对接技术,或未能完成组合体飞行验证为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