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礼物迎接新战友

第四节 神秘礼物迎接新战友

通过神舟九号任务,科学家获取了航天员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大量数据,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为了进一步提高航天员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质量,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第一是完善了舱内生活垃圾处理。本次任务中增加了废物收集袋的品种规格和数量,方便航天员在轨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密封处理和存放。

第二是丰富了航天食品,针对航天员进行了个性化的设计,增加了食品种类,而且通过改进工艺改进了食品的感官接受性。

第三是优化了航天员的工作程序和作息安排,增加了工作项目的时间余量。此外,经过为天宫一号更换地板还有一些限位装置,可以使航天员的天宫一号生活更加方便。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介绍说,在承担的使命上,神舟九号主要是进行载人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实现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突破。而神舟十号虽然还要继续进行与天宫一号的自动和手动空间交会对接,但是其重点转向对这些技术的验证和应用。相当于载人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要进一步定型阶段,为以后进一步开展空间实验室的研究和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一个天地往返的运输系统。在具体实验内容上,神舟十号增加了绕飞,也就是神舟十号飞船绕着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进行绕飞。这一实验的成功对建造空间站同样非常重要,因为空间站上可能有多个对接口,飞行器要从多个方向与它对接,这就需要对飞行器绕飞进行进一步考核。

总结起来就是,在神舟九号标志中国突破和掌握了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基础上,神舟十号进行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神舟十号发射并完成与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等任务后,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已完美收工,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

那么神舟九号航天员留给神舟十号航天员的礼物是什么呢?

1.刘洋亲手编的中国结以及手写的祝福语“祝愿战友们每次任务都安全、顺利、圆满成功”。

2.刘旺亲手写的福字卡片以及祝福语“欢迎你们来到天宫一号”。

“神舟十号返回舱,开舱!”随着一声令下,一名工作人员用开舱“钥匙”打开返回舱,陆续取出搭载的物品,其中包括北京中小学生通过“太空邮局”向神舟十号航天员寄出的一封信。

此次移交的搭载物中,既有搭乘神舟十号飞船飞行15天的物品,也有跟随天宫一号飞行630多天后,由神舟十号航天员带回的物品。物品除了有医学实验生物样本、粮食和经济作物种子外,还有寄托航天员美好情怀的艺术作品,以及承载广大民众美好愿望的太空信件,如天宫一号装饰物中国结和《北京市中小学生致航天员的一封信》等。

开舱仪式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举行。在开舱现场,搭载的物品被移交至相关部门。

神舟十号乘组向地面问好

《北京市中小学生致航天员的一封信》由北京市少年宫学员执笔,信中提出了10个“少年天宫猜想”,如“宇宙是无边界的”“我们的宇宙只是另一个宇宙空间中的极微小部分”“火星目前存在生命”“存在完全由无机物构成的智能生物”等。搭载信件的信封设计、内容书写都是孩子们亲手完成的。

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史建华介绍,“少年天宫猜想”项目是2013年初启动的,此前,孩子们提出了100多个问题,最终,在多位专家的论证下精选出这十大猜想。“虽然这些猜想迄今为止尚无确定答案,但是,追寻答案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培养人的过程。”史建华解释,“孩子们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会认真学习航天等方面的科技知识,主动思考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动手实践,这些将有助于他们实现心中的梦想。”《北京市中小学生致航天员的一封信》交至博物馆永久收藏。

神舟十号从落地到出舱需要数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