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陵长乐公主墓壁画“甲胄仪仗 领队”图的保护修复
长乐公主墓道东壁“甲胄仪仗 领队”图壁画面积:14400cm2(180cm×80cm)。
修复人员:杨景龙,曹煜,许玲,许鹏。
修复时间: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
(1)前期准备。
从库房搬运壁画到修复室,检查壁画夹板及外包装,留取原始资料,(如图7-26至图7-29)。
壁画外夹板完整,捆绑铁丝松动;夹板上写:“长乐公主墓道东壁二组仪仗 男单人(领队)”字样。打开夹板后,夹板外包塑料膜,夹板和塑料膜之间有脱脂棉,用图钉固定在夹板上。壁画背面几乎全部覆盖草泥层,厚度为2~4mm;局部有草皮泥和地仗脱落现象;草皮泥地仗层上有霉斑;草皮泥上有裂缝两道。
(2)壁画地仗层修复。
1)清除土层及草泥层。
a.对于大面积残留的土层及草泥层,使用竹签、手术刀、毛刷、去离子水、洗耳球、吸尘器等工具进行清理。
长乐公主墓道东壁第四幅“甲胄仪仗 领队”壁画
先用毛刷、洗耳球、吸尘器将表面的浮尘处理干净,再用竹签、手术刀轻轻剔除质地松软的草泥层;对表面已经板结的草泥层,用喷壶将去离子水均匀喷在土层及草泥层表面,使其充分湿润软化,然后用竹签轻轻将土层及草泥层剔除;特别坚硬的土层及草泥层则用手术刀轻轻剔除;对钙化部分的土层及草泥层,面积小,质地坚硬,又和将来新做的地仗层能结合紧密,不对新地仗层有破坏作用,予以保存。清理完成之后用软毛刷和吸尘器把地仗层表面清理干净。总之,在清除过程中一定不要伤及石灰地仗层,(如图7-30至图7-33)。
图7-26 观察壁画夹板
图7-27 打开壁画夹板
图7-28 壁画草泥层状况
图7-29 壁画夹板上的霉斑
图7-30 草皮泥层
图7-31 清理草泥层
图7-32 清理草皮泥层
图7-33 清理草泥层前后壁画地仗层对比
b.对于相对独立的小块,在操作时一只手按住,不要动,另一只手用工具慢慢操作。以避免出现壁画移动或错位现象。(如图7-34)。
c.对于地仗层疏松、酥碱严重部分,用5%的Primal AC-33丙烯酸乳液进行渗透加固,然后再清除草皮泥层,(如图7-35),工艺如下:
图7-34 清理独立小块
图7-35 加固疏松地仗层
a)用注射器将5%的Primal AC-33丙烯酸乳液向疏松、酥碱的部位渗透。
b)待稍干后,用自制竹、木或不锈钢刀将疏松、酥碱地仗层轻轻压平。
c)用白色纺绸包脱脂棉对疏松、酥碱地仗层拍压。
d)待加固剂干燥时,在疏松、酥碱的地仗层上铺白色绸缎,用软胶棍滚压。
e)用工具清除草皮泥。
2)渗透加固原石灰地仗层。
分析检测表明,壁画原地仗层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石灰(碳酸钙),所以在地仗层后期修复中进行的补缺、渗透加固,选用和原地仗层相同的材料——石灰。
渗透加固原壁画地仗层:
将石灰液用喷壶喷洒在待加固的壁画地仗层背面,进行渗透。由于石灰的固化过程非常缓慢,有水存在时速度较快,而干燥后的固化过程只能靠空气中的水分来辅助完成,干燥速度越慢,碳酸钙的形成越彻底,这就要求既要保持通风还不能干燥太快。因此,在上边覆盖两层皮纸或两层较厚的棉布以控制干燥速度。多次渗透的时间间隔不必要求前次彻底钙化。渗透的次数取决于地仗层的质地,可以人为控制,也可以用仪器测量其加固效果,必要时还应对局部进行多次渗透加固,如图7-36所示。
3)制作壁画隔离层。
为了使壁画原地仗层和新补配的地仗层之间有严格区分,增加壁画原地仗层的韧性,避免新旧地仗产生的应力对壁画的破坏,使与壁画原地仗层形成一个整体。同时,也为以后壁画的二次修复留有充分的空间,必须制作壁画隔离层。
具体工艺是:
把优质白纱布剪成3cm×6cm毛边纱条,用小油漆刷把石灰水悬浮液均匀涂抹于平铺的纱条上,每块纱条之间相互咬合。整体贴完后,用喷壶多次喷淋石灰悬浮液,并控制湿度使其固化,(如图7-37、图7-38)。
4)制作过渡层。
a.将石灰膏、麻刀及少量5%的Primail AC-33丙烯酸乳液用去离子水调和均匀,软硬适中,放置10小时左右;
图7-36 渗透加固壁画原石灰地仗层
图7-37 制作隔离层
图7-38 壁画隔离层
b.按照壁画大小,用厚度为1.0cm的不锈钢条制作框架固定在壁画周围,并向地仗层喷淋石灰水;
c.均匀地把闷好的石灰膏涂抹在壁画原地仗层上,再用灰刀压实挤出气体,处理平整;
d.用厚一点的棉麻布覆盖压平,防止水分过快蒸发,急剧收缩而导致裂缝(用喷壶喷水调节棉麻布湿度);
e.放置在阴凉、通风地方慢慢阴干,最后揭掉棉麻布。揭布时一定要注意手法和技巧,避免揭坏地仗层,(如图7-39至7-44)。
图7-39 调和石灰膏
图7-40 制作边框
图7-41 制作石灰层
图7-42 压平过渡层
图7-43 覆盖棉麻布
图7-44 制作好的壁画过渡层
图7-45 清理新地仗层
图7-46 配制环氧树脂
图7-47 粘贴玻璃纤维布
5)粘贴环氧布。
为了使壁画地仗层形成一个整体,同时也为以后壁画的二次修复留有充分的空间,制作环氧布过渡层。具体工艺:
用吸尘器清理干净地仗层;采用E-44环氧树脂和650低分子聚酰胺树脂固化剂按1∶1比例配置的环氧树脂胶粘贴两层玻璃纤维布(用棕刷使纤维布平整、贴实,把内部气体赶出),(如图7-45至图7-47)。
(3)制作壁画支撑体。
鉴于这幅壁画面积不大,重量较轻,因此选用铝合金(支撑体)龙骨+玻璃纤维布(过渡层)用环氧树脂粘接(粘接剂)的方法。铝合金的强度远大于壁画地仗层和两层环氧布的强度,同时过渡层厚度近1.0cm,这样既保证了支撑体的刚性和对壁画柔性,又使整个支撑体具有可分离性,基本满足了“可再处理”原则,(如图7-48至图7-53)。工艺如下:
1)依据壁画大小制作合适的铝合金“田”字形框架。
2)将框架平放在壁画过渡层上,用绘图笔在过渡层表面标记粘结部位。
3)用角磨机和100目砂纸分别对铝合金及过渡层粘结面打磨,使其表面粗糙,增大接触面,增加粘接强度。
4)用毛刷和吸尘器清理壁画过渡层粘结面,再用丙酮搽洗打磨后的支撑体表面。
图7-48 地仗层上标记粘接位置
图7-49 打磨支撑体
图7-50 配制环氧树脂胶
图7-51 粘接支撑体
图7-52 压实支撑体
图7-53 完成后壁画支撑体
5)粘接剂调配:按照1∶1比例调配E-44环氧树脂和650低分子聚酰胺树脂固化剂。
6)给壁画周边贴纸胶带,避免有胶溢出污染画面。
7)分别给打磨过的过渡层标记处和不锈钢框架刷胶。
8)等环氧树脂胶反应、固化到一定程度,不易流动时将铝合金框架和壁画过渡层标记处叠合黏结。
9)用重物均匀压实,等待固化,同时检查是否粘结到位,有无移位和有胶溢出,并进行相关处理。
完全固化、粘接好后,去除重物,用裁纸刀等工具清除多余的玻璃纤维布及溢出的胶和胶带纸等,然后翻转壁画进行表面的修复和保护。
(4)壁画画面层修复与保护
1)去除壁画表面的桃胶布。
根据前期调查可知,壁画揭取时使用粘接剂桃胶桃胶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等树皮中分泌出来的树脂在树干上风干而成的固态物质。夏季采收,用刀切割树皮,待树脂溢出后收集。经水浸,洗去杂质,干燥等工艺处理后,有足够的水溶性和适当的黏度。主要成分为半乳糖、鼠李糖、α-葡萄糖醛酸等〕。揭取壁画时用桃胶将棉纱布贴在壁画表面,达到固定和保护壁画的目的。因此,去除壁画表面的桃胶布时,根据桃胶性质,确定利用水对胶的溶胀作用,借助机械方法去除。操作时利用湿热毛巾(40℃左右)覆盖在桃胶布表面进行闷润,经多次闷润致桃胶软化失去胶性后从周边向中间,逐渐揭取桃胶贴布,(如图7-54、图7-55)。
2)绘制线描图和病害图。
绘制壁画线描图和病害图一方面可以保存原始资料,另一方面可加深了解壁画病害类型及程度,为壁画表面修复打好基础。这幅壁画主要病害有:土垢、霉斑、颜料层缺失、裂隙、微生物损害、龟裂、酥粉、起甲、地仗脱落等,(如图7-56、图7-57)。
3)清洗画面残留桃胶。
由于揭取桃胶布时,还有部分桃胶残留在壁画表面,因此先清洗壁画表面残留的桃胶,(如图7-58)。方法如下:
a.用软毛刷和吸尘器清理表面浮尘。
b.用脱脂棉或毛巾蘸取40℃左右蒸馏水敷于壁画表面,每次贴敷面积为4cm2,直到桃胶软化,失去胶性。
c.棉签蘸去离子水(40℃左右)对贴敷部位滚动擦洗(注意溶液量不宜太多),清除画面残留桃胶。棉签朝一个方向滚动,主要依靠吸附作用吸取残留桃胶。依此对壁画表面逐区域展开清洗,直至将表面附着的桃胶液清理干净。
图7-54 揭取桃胶布
图7-55 揭取桃胶布
图7-56 绘制壁画病害图
图7-57 壁画病害图
图7-58 清理残留桃胶
4)加固酥粉、起甲壁画,壁画表面脱盐处理。
根据调查可知,壁画在揭取时没有进行行之有效的表面保护,同时又在夹板中放置了近30年之久,壁画颜料层出现起甲、酥碱和粉化等病变。对起甲、酥碱和粉化壁画加固剂的基本要求是:不改变壁画颜料颜色、渗透性能优良,且材料具有可逆性。根据成功经验,选用3%的Primal AC-33乳液作为壁画起甲、酥碱和粉化等病害的加固剂,(如图7-59、图7-60)。具体工艺如下:
图7-59 酥粉壁画加固
图7-60 起甲壁画加固
a.用注射器将3%的Primal AC-33乳液加固剂向起甲、酥碱或粉化部位滴渗。
b.粘合剂被地仗层吸收后,用竹、木刀或不锈钢刀,通过皮纸将酥碱、起甲壁画贴回地仗层。
c.白色纺绸包脱脂棉绑扎的棉球,对酥碱或起甲壁画进行拍压。
d.壁画表面喷雾含量为2%的Primal AC-33乳液,达到70%的干燥程度后,将白色纺绸(与包棉球材料相同)铺在壁画上,用软胶棍滚压。滚压时用力均匀,以防壁画上出现新的滚痕或将颜料粘在白绸上。
e.用宣纸和去离子水进行壁画脱盐处理。反复用宣纸贴敷壁画表面,依靠吸附作用,将壁画内部的盐分析出。最后用pH酸度计检测使用过的宣纸,至数值达到平衡为止。
5)清洗霉斑。
对于壁画表面霉斑污染,如果霉菌还没有对壁画画面层产生严重的破坏,主要是霉斑影响,先用软毛刷刷掉长出的菌丝,用微型吸尘器吸走,再利用棉团热水闷润,使有活性的霉菌复活、疏松,再利用氨水+乙醇溶液溶解松动,用棉签和去离子水朝一个方向滚动清洗后,用纸巾进行吸附,最后喷洒霉敌乳液。以上方法采用少量多次进行,(如图7-61、7-62)。
图7-61 壁画霉斑
图7-62 清理霉斑
图7-63 壁画表面土垢清理
图7-64 土垢清理
6)清理钙质土垢。
对壁画无害,且不影响壁画完整艺术性的钙质土垢,原则上可不去除;
对泥污、较软土垢使用竹签、手术刀、毛刷、吸尘器等修复工具进行机械清除;
对有钙质较硬的土垢用3A溶液(去离子水+丙酮+乙醇按1∶1∶1比例配置)或草酸等软化后,用机械方法逐层剔除;
对于不易去除的坚硬土垢可用3A溶液或草酸溶液浸泡的纸浆贴敷,延长软化时间,再进行机械剔除。
对于壁画画面脆弱部分,可先用3%的Primal AC-33丙烯酸乳液加固,再行去除。
(如图7-63、图7-64)。
7)裂缝、地仗层缺失填补。
用吸耳球将裂缝和地仗层缺失部分的尘土及其他杂质吹净,用去离子水对周边进行少量浸润,再用含量为5% Primal AC-33丙烯酸乳液进行渗透加固。裂缝和地仗层缺失部分的填补材料使用与原壁画地仗层相同的材料——石灰膏,加适量4%Primal AC-33丙烯酸乳液调制成石灰浆,根据需要修补的不同部位对石灰浆的浓稠度再做适当调整。最后用小型修复刀填补裂隙和地仗层缺失部分,(如图7-65、图7-66)。
8)画面修整。
是指对画面缺失区域进行着色做旧,使壁画画面整体协调统一。补色必须在有依据的情况下进行,无资料可寻、无依据的区域用涂描法进行和该周边颜色相似的做随色处理,但近看时还应有差别,(如图7-67、图7-68)。
图7-65 加固裂缝
图7-66 填补裂缝
图7-67 壁画修复前
图7-68 壁画修复后
9)表面封护。
为了保护壁画的颜料层,用小型喷壶喷雾2%的Primal AC-33丙烯酸乳液少量对颜料层区域进行表面封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