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陵韦贵妃墓壁画“袍服仪仗”图保护修复

5.唐昭陵韦贵妃墓壁画“袍服仪仗”图保护修复

韦贵妃墓道西壁第四组“袍服仪仗”图壁画面积:54600cm2(210cm×260cm)。(如图7-185)。

修复人员:杨景龙,史汨力,许玲,许鹏,冯云鹏,王涛。

修复时间:2013年3~6月。

(1)拆除夹板。

从库房搬运壁画到修复大厅,检查壁画夹板及外包装,留取资料。(如图7-186至图7-188)。

夹板打开前:夹板完整,铁丝严重松动,移动时有掉渣现象,夹板上写:“西7人一组”。打开夹板:壁画整体移位严重,边缘破损;保存状况良好,二分之一多覆盖2~4mm厚草皮泥;石灰地仗总体保存较好,局部有破损和移位;裸露的桃胶布局部有少量霉斑。

图7-185 昭陵韦贵妃墓道西壁第四组“袍服仪仗”图壁画

图7-186 移动壁画到修复室

图7-187 观察壁画外包装

图7-188 观察壁画地仗层

在特制的修复台表面垫上硬质海绵,保证表面既平整有硬度,又有弹性。这样在修复时既能保证壁画安全,又不损害壁画。

拆除夹板后将壁画平移到修复台上。在平移前,用细铁丝将壁画和夹板拉锯式过一遍,以防止平移壁画时,桃胶布局部粘在夹板上,导致壁画损伤和错位。

(2)修复加固壁画地仗层。

1)清除草泥层。

a.对于大面积残留的土层及草泥层,使用竹签、手术刀、毛刷、吹气球、吸尘器等工具进行清理。

先用毛刷、吹气球将表面的浮尘处理干净,再用竹签、手术刀轻轻剔除质地松软的草泥层;对表面已经板结的草泥层,用喷壶将去离子水均匀喷在土层及草泥层表面,使其充分湿润软化,然后用竹签轻轻将土层及草泥层剔除。特别坚硬的土层及草泥层则用手术刀多次轻轻剔。钙化部分的土层及草泥层,原则上面积小,质地坚硬,又和将来新的地仗层结合紧密,不对新地仗层有破坏作用,予以保存。清理完成之后用软毛刷和吸尘器把地仗层表面清理干净。总之,在清除过程中一定不要伤及石灰地仗层。

b.对于地仗层疏松、酥碱严重部分,用5%的Primal AC-33丙烯酸乳液进行渗透加固,然后再清除草皮泥层。工艺如下:

(a)用注射器将5%的Primal AC-33丙烯酸乳液向疏松、酥碱的部位渗透。

(b)待加固剂干燥时,在疏松、酥碱的地仗层上铺白色绸缎,用软胶棍对疏松、酥碱地仗层拍压、滚压。

(c)用工具清除草皮泥。

整个清理过程(如图7-189至图7-193)。

2)地仗层渗透加固。

地仗层加固采用和原地仗层相同的材料石灰膏。

a.生石灰的预处理。

由于这幅壁画地仗层所使用的材料主要为石灰膏,所以在地仗层修复中要进行补缺、加固和制作隔离层,就选用了和地仗层相同的材料。石灰膏的处理方法和前面一样,不再赘述。

b.原地仗层的渗透加固。

地仗层的加固主要是对强度变弱的原石灰层进行渗透加固。方法是把石灰液用喷壶喷洒在待加固的地仗背面,进行渗透,因为碳酸钙的形成需要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石灰的固化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有水存在时速度较快,而干燥后的固化过程只能靠空气中的水分来辅助完成,干燥速度越慢碳酸钙的形成越彻底。这就要求既要保持通风还不能干燥太快,因此,在上边覆盖一层较厚棉布以控制干燥速度。多次渗透的时间间隔不必要求前次彻底钙化。渗透的次数取决于地仗层的质地。(如图7-194)。

3)制作新的地仗层。

图7-189 软化草泥层

图7-190 软化后的草泥层

图7-191 清理软化草泥层

图7-192 清理草泥层

图7-193 清理后石灰地仗层

图7-194 喷洒石灰水渗透加固

文物保护和修复最重要的理念就是最小干预理念,其实质就是要求尽量不改变文物本身结构、组成及外观。所以,壁画新地仗层所使用的材料应尽量接近原地仗层材料。根据前面的分析及所做实验,采用淋的石灰膏及少量麻刀,同时添加少量Primal AC-33乳液。

和其他壁画地仗层制作一样,操作时,把石灰膏、麻刀及少量Primal AC-33乳液用去离子水和匀称,软硬适中,闷润10小时左右;按照壁画大小,用厚度为1cm不锈钢条制作一个框架固定在壁画周围,并向地仗层喷洒石灰水;均匀地把闷好的石灰膏涂抹在壁画原地仗层上,再用灰刀压实,挤出气体,处理平整;最后用厚一点的棉麻布覆盖压平,防止水分蒸发过快,急剧收缩而导致裂缝(用喷壶喷水调节棉麻布湿度)。放置在阴凉、通风地方慢慢阴干。

最后揭掉棉麻布。揭布时一定要注意手法和技巧,用力角度保持水平25°左右,避免揭坏地仗层。整个制作过程(如图7-195至图7-199)。

(3)制作壁画隔离层。

在壁画地仗层和支撑体之间制作隔离层,为以后壁画的二次修复留有充分的空间。

1)制作无纺布隔离层。

图7-195 制作麻刀

图7-196 制作石灰膏

图7-197 制作新石灰地仗

图7-198 压实石灰地仗

图7-199 处理平整石灰地仗

图7-200 粘贴无纺布

图7-201 覆盖厚的棉麻布

具体做法是:待新做石灰地仗没有固化时,把优质无纺布用Primal AC-33乳液(粘接剂)均匀平整粘贴在石灰地仗表面,再在表面覆盖厚的棉麻布,让其缓慢阴干,防止因水分蒸发过快,导致开裂。(过程如图7-200、图7-201)。

2)粘贴环氧布隔离层。

为了使地仗层和支撑体之间有严格区分,使地仗层形成一个整体。也为以后壁画的二次修复留有充分的空间,所以我们制作了环氧布隔离层。

具体做法是:采用湖南岳阳生产的E-44环氧树脂和湖南湘潭生产的650低分子聚酰胺树脂固化剂按1∶1比例配置的环氧树脂胶一横一竖贴两层玻璃纤维布。把纤维布平整地贴上,用棕刷刷平,贴实,不要把气泡留在里面(过程如图7-202至图7-205)。

图7-202 湖南岳阳产环氧树脂

图7-203 配制环氧树脂胶

图7-204 贴第一层玻璃纤维布

图7-205 贴第二层玻璃纤维布

(4)制作支撑体。

本幅壁画选用的是1cm×2.5cm×4cm不锈钢(支撑体)龙骨加环氧树脂(粘接剂)的做法。由于不锈钢的强度远大于壁画地仗层强度,新地仗层厚度近1cm。这样,既保证了支撑体的刚性,又使整个支撑体和壁画具有可分离性,基本满足文物保护的可逆性原则。

工艺:表面处理、粘结剂调配、涂胶、粘结、晾置、叠合、固化、检查。

a.依据壁画大小制作合适的不锈钢“田”字形框架。

b.将框架平放在壁画过渡层上,用绘图笔在过渡层表面标记粘结部位。

c.用角磨机和100目砂纸分别对不锈钢及过渡层粘结面打磨,使其表面粗糙,增大接触面,增加粘接强度。

d.用毛刷和吸尘器清理壁画过渡层粘结面,再用丙酮搽洗打磨后的支撑体表面。

e.粘接剂调配:按照1∶1的比例调配E-44环氧树脂和650低分子聚酰胺树脂固化剂。

f.给壁画周边贴纸胶带,避免有胶溢出污染画面。

g.分别给打磨过的过渡层标记处和不锈钢框架刷胶。

h.等环氧树脂胶反应、固化到一定程度,不易流动时将铝合金框架和壁画过渡层标记处叠合粘结。

i.用重物均匀压实,等待固化,同时检查是否粘结到位,有无移位和有胶溢出,并进行相关处理(如图7-206至图7-209)。

固化好后,去除重物,用裁纸刀等工具清除边缘多余的玻璃纤维布及溢出的胶和胶带纸等。翻转壁画进行表面的保护修复。

(5)壁画画面层保护修复。

1)翻转壁画。

由于这幅壁画面积大,自身重,所以在翻转时一定要加强安全措施。

在上下两层夹板上垫两层硬质海绵(厚1cm),把壁画放上去,盖好上面夹板,用角铁和铁丝铰紧,使壁画和夹板成为一个整体,平移到库房大门处,借助高台进行翻转。(过程如图7-210至图7-213)。

2)表面原桃胶布的去除。

由于壁画在墓道揭取时使用的是桃胶作为粘接剂,根据桃胶对水的溶胀作用使其失去胶性,因此去除壁画表面的桃胶布时利用湿热毛巾(40℃左右)覆盖在桃胶布表面,进行多次闷润致桃胶软化失去胶性后从周边向中间逐渐揭取桃胶贴布。(如图7-214至图7-216)。

3)绘制线描图和病变图。

通过绘制线描图和病害图来加深对壁画制作工艺及壁画病害的了解,为壁画表面修复打好基础,同时留下原始资料。(如图7-217至图7-219)。

4)清洗画面胶液。

a.先用软毛刷和吸尘器清理表面浮尘。

b.用脱脂棉蘸取40℃左右去离子水多次贴敷于壁画表面,每次贴敷面积为4cm2。直到桃胶软化,失去胶性。

c.棉签蘸去离子水(40℃左右)对贴敷部位朝一个方向滚动擦洗(注意溶液量不宜太多),清除画面残留桃胶。

图7-206 打磨支撑体

图7-207 打磨清理后的支撑体

图7-208 刷环氧树脂胶

图7-209 重物压实待其固化

图7-210 用夹板固定壁画

图7-211 借助高台翻转壁画

图7-212 拆除夹板

图7-213 去除画面保护层

图7-214 壁画表面桃胶布

图7-215 揭取桃胶布

图7-216 壁画表面

图7-217 制作过稿纸

图7-218 绘制线描图

图7-219 病害图

d.依次对画面逐区域展开清洗,直至将表面附着的胶液清理干净。(如图7-220、图7-221)。

5)脱盐、表面酥粉、起甲加固。

对起甲、酥碱和粉化壁画加固剂的基本要求是:不改变壁画颜料颜色及性质、渗透性能良好、材料具有很好的可逆性。根据前面修复壁画的成功经验,选用含量为3%的Primal AC-33乳液作为壁画酥碱和起甲病害的加固剂。具体工艺如下:

a.用宣纸和去离子水进行壁画脱盐处理。反复用宣纸贴敷壁画表面,依靠吸附作用,将壁画内部的盐分析出。用pH酸度计检测使用过的宣纸,至数值达到平衡为止。

图7-220 清理浮尘

图7-221 清理表面残留桃胶

b.注射器将3%的Primal AC-33乳液加固剂向起甲、酥碱或粉化部位滴渗。

c.黏合剂被地仗层吸收后,用自制竹、木刀或不锈钢修复刀,通过皮纸将酥碱、起甲壁画轻轻压平。

d.白色纺绸包脱脂棉绑扎的棉球,对酥碱或起甲壁画进行拍压(如图7-222、图7-223)。

6)霉斑的清洗。

因为霉菌还没有对壁画画面层产生严重的破坏,主要是霉斑影响,先用软毛刷刷掉长出的菌丝,微型吸尘器吸走,再利用棉团热水闷润,使有活性的霉菌复活、疏松,再利用氨水+丙酮溶液溶解松动,利用去离子水和棉签清洗,最后用纸巾吸附。以上方法采用少量多次原则进行处理。(如图7-224、图7-225)。

7)钙化物及土垢的清洗。

对泥污、较软土垢使用竹签、手术刀、毛刷、吸尘器等修复工具进行机械清除。

对有钙质较硬的土垢用3A溶液(去离子水+丙酮+乙醇按1∶1∶1比例配置)或草酸等软化后,用机械方法逐层剔除。

对不易去除的坚硬土垢可用3A溶液或草酸溶液浸泡的纸浆贴敷,延长软化时间,再进行机械剔除。

对于壁画画面脆弱的部分,可先用3%的Primal AC-33丙烯酸乳液加固,再行去除。

对壁画画面无害又很难去除,且不影响壁画完整艺术性的钙质土垢,原则上可不去除;(如图7-226)。

8)裂缝填补。

用吸耳球或小型修复刀将裂缝内的尘土吹净,用5%的 Primal AC-33乳液渗透加固,最后用含量为4%的 Primal AC-33乳液把石灰膏调制成石灰浆,根据需要修补的不同部位对石灰浆的浓稠度再做适当调整,用小型修复刀填补裂隙(如图7-227、图7-228)。

图7-222 表面起甲

图7-223 酥粉、起甲加固修复

图7-224 清洗霉斑

图7-225 清洗表面霉变

图7-226 清理表面钙化土

图7-227 裂缝修复

图7-228 裂缝修复

9)画面修整。

画面修整是指对画面缺失区域进行着色做旧,使壁画画面整体协调统一。补色必须在有依据的情况下进行,无资料可寻又无依据的区域用涂描法做随色处理,但近看时还应有差别。(如图7-229、图7-230)。

10)表面封护。

用小型喷壶装2%的 Primal AC-33丙烯酸乳液对画面层颜料层区域适量喷洒,进行表面封护。

图7-229 补色前

图7-230 补色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