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的管理智慧》简介
《阳明心学的管理智慧》这本书是由白立新创作的,《阳明心学的管理智慧》共有107章节
1
前言
渐悟者的顿悟自白 (一) 我的工作和生活,因阳明心学而改变。 2012年7月30日,原IBM首席战略顾问、独立学者白立新博士应邀来曲阜做题为“良知的力量”的报告...
2
目录
...
3
第1章 阳明心学再认知
...
4
1.1认识王阳明
...
5
从孙悟空的六个发展阶段看王阳明一生的六个阶段
我们这本书的主旨是谈阳明心学与企业经营管理,谈这个话题,必然要对阳明心学进行梳理,必然要对阳明先生的一生有个整体认识。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
6
天才少年期:少年聪慧,少有大志
阳明先生在少年时代就极富才华,且不论传说中的妊娠14个月和5岁说话即能诵读祖父`竹轩公所曾读过的经书,且看他11岁写出的诗句“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
7
求学五溺期:沉迷“五溺”,格竹求理
12岁到28岁中进士这16年间,阳明先生的主要活动就是“五溺”。他的“学术合伙人”湛若水先生在其墓志铭中撰述阳明先生青年时代曾沉湎于五个方面,湛若水形象地称之为...
8
外向求圣期:回归儒门,遭遇人生磨难
从28岁考中进士,到正德元年廷杖四十,这段时期是阳明先生遵循程朱理学的思想,“穷究事务之理于事事物物”、回归儒家的初期阶段:在工部、兵部任职,主持山东乡试,直到...
9
龙场悟道期:开启新的方向和生命
龙场悟道的前后三年,也就是阳明先生35~37岁年间,是阳明先生一生非常重要的命运转折期。类似于孙悟空五行山下五百年的困顿、困惑期。每个人都会经历自己的五行山时期...
10
内圣修行期:阳明心学日臻圆满
这一阶段从龙场悟道之后算起,从阳明先生38岁到他57岁不幸早逝的近20年,阳明先生秉持心性之学,践行内圣外王理念,不断内外修身践行,构建起结构清晰、丰满完善的阳...
11
成圣光明期:此心光明,永垂不朽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阳明先生不幸病逝于江西南安府青龙铺,享年57岁。临终之际,时任南安府推官的门人周积询问先生有何遗言,阳明曰:“此心...
12
1.2认识阳明心学
...
13
龙场悟道
我们生活的世界(包括我们自身),是一个统一的世界还是一个割裂的世界?这个问题似乎存在了几千年。 儒家心法的源头大概是16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
14
知行合一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阳明先生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以悟道的心得阐述了知行本体,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知行合一是什么? 知行合一首先是一种修身功夫论。知行...
15
良知缘起
“良知”一词来自于《孟子·尽心》:“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又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
16
致良知说提出的背景
在龙场驿站时,阳明先生就体悟了良知的存在:身处蛮荒之地,环境恶劣、语言不通,但阳明先生却与当地的百姓建立了信任关系,这种信任的建立,就是以人皆有之的良知为媒。但...
17
致良知说的确立
阳明先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悟,在事上磨砺过程中,深刻体悟到“良知良能”的普世价值,把良知和心学结合起来,提出了“致良知”之说,进一步发展升级了知行合一理论,...
18
如何才能致良知
阳明先生提出了“自明本心”和“反身而诚”两种方式: “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其蔽与害而明复,匪自外得也。心犹水也,污入之而流...
19
致良知的伟大意义
致良知说的提出,犹如一道闪电,照亮了昏暗的内心世界,点亮了混沌世界的指路明灯。致良知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信仰,良知就是信仰,致良知就是遵循内心的信仰,有了这...
20
良知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良知四句教”是阳明先生晚年和门人钱德鸿、王畿讨论时提出的,是阳明心学思想的高度浓缩。 ...
21
1.3探源阳明心学
...
22
从孟子到孔子的闭合循环
阳明心学是什么? 关于阳明心学的定义有多种解读,简单而言,阳明心学是儒家思想的发展、完善和实践,是儒家思想的方法论,是儒家思想的实践论(功夫论)。 为什么这样说...
23
尽精微而致广大,道中庸而极高明
“‘尽精微’即所以‘致广大’也,‘道中庸’即所以‘极高明’也。盖心之本自是广大底,人不能‘尽精微’,则便为私欲所蔽,有不胜其小者矣。故能细微曲折,无所不尽,则私...
24
致良知即致良能,心物本是一体
良知良能都是人的本体存在,良知易被遮蔽、受诱惑,良能易被淹没、变消沉。致良知就是恢复人的良知本性,达到明德的光明境地,就是在遇事磨砺的过程中实现德性与经验能力的...
25
附:阳明心学到底是什么
谈了这么久的阳明心学,阳明心学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尝试给阳明心学下一个定义,供大家参考:阳明心学是由阳明先生通过自己的人生磨砺和社会实践开创的一套实现儒家明德、亲...
26
第2章 阳明心学的哲学逻辑
...
27
2.1阳明心学的终极:达至万物一体之仁的最高境界
2.1 阳明心学的终极:达至万物一体之仁的最高境界 “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王阳明全集·大学问》)阳明先生所阐述的万...
28
2.2阳明心学的两个价值:同时实现做人做事的正确性
...
29
作为人,何为正确
阳明先生被后人誉为立功、立德、立言的“真三不朽”,以此来形容他一生为人处世的功德业绩。历史上,能达到“真三不朽”境界的人不多,无论哪家评判,阳明先生都是其中必不...
30
阳明心学,让我们同时实现做人与做事的正确
做人与做事,是中国人特别喜欢表达的一种价值理念。经常有人说,要做事先做人,也有人说做事即是做人,做人即是做事。 做事有三种境界:一是功利的境界,利益是否达成是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