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致良知
阳明先生提出了“自明本心”和“反身而诚”两种方式:
“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其蔽与害而明复,匪自外得也。心犹水也,污入之而流浊;犹鉴也,垢积之而光昧。孔子告颜渊‘克己复礼为仁’,孟轲氏谓‘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夫己克,而诚固无待乎其外也”。(《别黄宗贤归天台序》)
良知是人皆有之的先天固有意识的“天命之性”,致良知,就是实践道德修养的唯一路径,是以“反身而诚”的自省和“自明其心”的体悟,保持或恢复“良知”的纯净,达到自我人格的完善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