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求圣期:回归儒门,遭遇人生磨难

外向求圣期:回归儒门,遭遇人生磨难

从28岁考中进士,到正德元年廷杖四十,这段时期是阳明先生遵循程朱理学的思想,“穷究事务之理于事事物物”、回归儒家的初期阶段:在工部、兵部任职,主持山东乡试,直到为戴铣仗义上书遭受四十廷杖磨难。这期间也包括他31岁“渐悟仙、释二氏之非”,重新回归“圣人之学”;34岁与湛若水一见如故,结为好友,共以首创“身心之学”为己任,坚定了他必为圣人的根本志向。这一时期,阳明先生是勤奋敬业的优秀公务员,一腔热血报效朝廷,开始坚定了重新振兴儒学、重新倡导心性之学的圣人之志。奈何儒学经过两千年的发展,外王之学遮蔽了内圣之学,挽儒学大厦之将倾,何其难也。没有伟大的理论,就没有伟大的实践,尽管王阳明为代表的一帮朝臣奋发有为,遇到昏庸到底、把儒学只当作治世工具乃至私欲遮羞布的昏君阉党,作为儒家内圣学推崇者的初生牛犊阳明先生,还是败退下来,遭遇了发配贵州龙场的人生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