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渐悟者的顿悟自白
(一)
我的工作和生活,因阳明心学而改变。
2012年7月30日,原IBM首席战略顾问、独立学者白立新博士应邀来曲阜做题为“良知的力量”的报告。白老师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我们两个人不仅同名同姓,还都从事过企业咨询工作,早在2009年,白老师就向我推荐阅读《活法》一书,白老师是我学习稻盛和夫和阳明心学的引路人。
这次他百忙之中接受邀请来曲阜做国学讲座,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我有一个还算是比较好的习惯,那就是准备接待或拜访重要对象时,都尽量去做一点功课。在筹备白立新博士讲座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就抽空看了些阳明心学的基本介绍,第一次对阳明心学有了直观认识。
2012年8月,我来到泉城济南,承蒙马方院长的认可,加入了泰山管理学院,做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融合方向的研究。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从哪里下手呢?想来想去,当下把传统文化和企业管理融合做得最好的,当属稻盛和夫先生,既然稻盛先生推崇阳明心学,何不直接从阳明心学下手,深度研究与企业管理的结合呢?我的这一想法得到马方院长和《儒风大家》杂志李总编等多位朋友的赞同,于是我就静心下来攻读阳明心学。
就这样,从2012年8月中旬开始,我开始了为期半年的阳明心学攻读之旅:在靠近山东省图书馆的小区里,租了一套两居室的老房子,听了所有能听得到的心学讲座,看了所有能看得到的心学著作,囫囵吞枣,心无旁骛,过上全天候的书生生活,不参加任何无关应酬,不参与任何咨询项目……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阳明书。
中学时代,喜欢哲学,而立之后,喜欢上国学,这两点爱好与经历,给了我一点“资粮”去理解和转化阳明心学。大约在2012年9月份的时候,应朋友邀请,去给他们团队内部分享了一次阳明心学,这是我第一次用神舟飞船和空间站对接的图像来比喻主客体世界之间的对接融合,并认为阳明心学是连接主客体世界的桥梁!
半年的苦读心学之后,感觉自己对心学的认知理解和实践还很肤浅,但在此之后的很多机会却莫名其妙地纷至沓来:
2013年,我得到了《醒狮国学》杂志张雪峰主编的认可,为我开了一年的“传习录现代解读”专栏,因着这个缘分,那本黄色封面的《传习录》成为我有生以来读的时间最久的一本书;2014年,我首次在山东大学的电商总裁班上用阳明心学解读互联网思维,促成了“互联网心学”理念体系的逐步形成,而后因着这个机缘,先后对国内知名的互联网企业——韩都衣舍和红领集团做了专项课题研究,对互联网经济有了深度的心学认知;2015年秋,我开始担任济东戒毒所的“心学辅助戒毒”国学课题组负责人,首次尝试把阳明心学和戒毒矫治相结合,形成了“致良知·破心贼”的三层五段戒治模式;2016年,因我把阳明心学应用在产业园规划和招商上取得了一定效果,某家企业集团为我投资成立了“益道乾行产业(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专业从事产业园和产业经济的规划与运营方向的研究与咨询……这一切,都是因阳明心学而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
钻之弥坚,仰之弥高。对阳明心学的认知和体悟与时俱进,对阳明先生的崇敬也就与日俱增。进入阳明先生的心灵世界,和阳明先生促膝对话交流,设身处地回到阳明先生的场景当下,但又不能局限沉迷其中,这是我迟迟未敢起笔开始写作的内心小纠结:进不去,就难以深入其中,真实感应;出不来,就会迷失于书堆故纸,不能面对今天和未来。
犹豫了一段时间,终于想明白,周旋于这两难之间,恰恰正体现了阳明心学的伟大、高明之处:把自己的主体心构建起来,坦然面对本体世界和客体世界,不肤浅、不痴迷、不盲从、不虚妄,立足现实,连接过去,面向未来。写这本书,正是一场心学修行的具体修炼!
阳明心学是当今显学,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普通百姓,人人都在谈心学,大咖、网红纷纷登场,音频、微信纷至沓来。心学是什么?心学与儒学是什么关系?心学与修身和致用有哪些关系?诸如此类问题,如要进行学理性的讨论,也许不是一两本书能解释明白的。
写作此书的目的,旨在聚焦一个领域,尽力去阐述一个问题,那就是阳明心学对今天的企业管理、互联网经济、产业经济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启示,阳明心学能为我们今天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带来哪些具体的思想启迪和方法论借鉴。
本书力争从应用哲学的角度出发对阳明心学进行哲学解读,把窥伺到的阳明心学对修身和人格塑造的精华分享出来,将阳明心学对经世致用、企业经营、互联网经济、产业经济的应用逻辑揭开冰山之一角,学以致用,传承创新,俯首甘为铺路石,以待来者更辉煌。
(二)
百度上搜索“阳明心学”,找到的相关结果约2340000个;搜索“良知”,找到的相关结果约16500000条;搜索“王阳明”,找到的相关结果约13500000条……
微信朋友圈里关于致良知、良知与阳明心学的培训、学习课程层出不穷,各种能人志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真知灼见,或浑水摸鱼,不一而足;而关于阳明心学的出版物也是“赶上了台风”,传记、解读、感悟等各类能与阳明心学沾边的书似乎都成了畅销书……
阳明心学为何这样火?
阳明心学不是突然火起来的,推论下来,阳明心学今天的火与“出口转内销”有关。这个“出口转内销”与阳明心学在日本有着长期传承有关,特别是2009年以来,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系列图书在国内畅销,因为稻盛和夫先生特别推崇王阳明,无意中把几百年前出口到日本的阳明心学又内销回国内。稻盛和夫推崇阳明心学,激励了很多的中国企业经营者追根溯源从阳明心学和先秦儒家思想的根源上来探索企业经营的意义。
除了稻盛和夫经营哲学近年来在国内的传播推动了大家对阳明心学的关注外,还有三个原因,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国内阳明心学热的兴起。
新动能。当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以质量和品质为导向的结构调整期以后,很多人,包括企业经营者和一般社会民众,一时转不过弯来。这就需要以一种新的发展内驱动力来解决,那就是不断创新,满足深度需求,从对自我的要求来说,新的发展环境要求经营者要以“内圣心”“精一心”来要求自己,给自己和经营团队新的赋能。恰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阳明心学能够满足广大经营者和普通民众这种寻求发展新动能的心理需求。
新时代。“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张瑞敏先生的这句话,是对互联网时代企业家的最好描述。经过了近4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社会部分领先于全球,并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据权威部门发布:预计2017年中国网民规模将接近7.6亿人,手机用户占比98%。与此相应的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收入在2016年达1.2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预计2017年将达1.76万亿元。在这个“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新时代,信息高度发达,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拥有量急速拉平。信息社会的提前到来,改变了人们的传统世界观,一个万物互联、万物一体的世界已经提前来到中国。如何认知这个万物一体的新时代,如何把握这个万物互联的新时代,不在日益繁华的、虚拟现实一体的世界里迷失方向,找到茫茫寰宇里的定海神针,早日告别“不确定”的灰色空间,万物一体之仁的阳明心学就是解决这个时代困惑的最好工具。
新文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确实进入了新的阶段,虽然还存在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平衡等问题,但整个社会在奠定了相当数量的物质财富积累之后,相当一部分人,也就是所谓的“中产阶层”,对现实世界的好奇心和热情从外部世界开始转向内部世界,并尽力实现内外两个世界的和谐。全球领先的市场信息公司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称,随着中国经济大踏步地向前,中国的中产阶层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到2020年,在强大的经济发展驱动下,其规模将达到7亿人。在这种探索转向之后,新一波的文化繁荣即将到来,而阳明心学的火热,有可能正是中国现代化需要匹配的“文化复兴”,是新文明的前奏……
学习阳明心学,有哪些实际用途呢?简单来说,有三个实际用途:
其一,心性之用,也就是稻盛和夫先生说的“提升心性拓展经营”。通过对阳明心学的学习,体悟圣人的心路历程,借鉴阳明先生的圣学修行经历,以自己的身心进行验证,以此提升自己的心性。在提升自己心性的基础上,带动周边的人,一起提升心性,经营好企业,经营好家庭,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其二,逻辑之用,也就是把阳明心学蕴含的逻辑充分发挥出来,与我们今天的生活环境和工作内容相结合,因地制宜、举一反三,把阳明心学蕴含的逻辑价值充分释放和嫁接。本书第2章重点阐述了阳明心学应用逻辑的六个方面,希望能对广大读者的逻辑之用有所启迪。
其三,经验之用,简单说就是向圣贤学习,向楷模学习。“圣人若此该当如何?”设身处地学习圣人和楷模的处世心态和处世智慧,把他们的经验和当下进行穿越、链接,会产生很多超越时空的创新火花,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里闪亮。
阳明心学上承孔孟心法,是在陆九渊心学基础上由阳明先生发扬光大而成。阳明先生之后,心学分为七门,并各有创新发展。今日互联网时代,人皆圣贤的外部环境日趋成熟,人皆圣贤的内在动能将由阳明心学重新点燃,中华民族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进程中推进万物一体化的致良知进程!
一直自诩自己是阳明心学的渐悟者,随着体悟和实践的深入不断加深着对阳明心学的理解和感悟;絮叨这段起笔文字,算是一段顿悟表白,借此记叙我和阳明心学的不解之缘,阐述我对阳明心学的一点感悟。当然本书存在的不足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方家不吝批评指正。
白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