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鲍之交
一个人一生可以有许多朋友,但称得上知己的,应该不多。伯夷、叔齐痛心于商纣王无道,又耻于做周之臣,宁愿饿死首阳山,也不食周粟。这两人志同道合,可以称得上同志交。贾谊慕屈原之为人,怜屈原之怀才抱屈,凭江而吊,引为知己,是之谓忘年交。人多羡高山流水者,以知音稀少也。刘向的《列仙传》中记载了一个美丽的故事:秦穆公时,一个叫萧史的人善于吹箫。当他吹箫时,孔雀、白鹤就会闻声而来,盘桓在他周围。穆公有个女儿,名弄玉,听到箫声后就喜欢上了萧史。穆公知道后,把弄玉嫁给了萧史。小夫妻成婚后,萧史每日教弄玉吹箫。几年以后,弄玉的吹箫水平大进,声音好似凤鸣一般。终于有一天,他们的箫声引来了凤凰。穆公知道后很高兴,建造了一座凤台供他们居住。又过了数年,他们的乐声不但招来了凤凰,而且吸引了神龙。最后,夫妻俩一人乘龙、一人御凤飞升而去。
管仲和鲍叔牙称得上知己之交。这两个人都是齐国大夫,管仲辅佐齐襄公之子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齐襄公死后,两公子为争夺王位,发生了火拼。公子小白得胜,坐上了王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为王,并没有饶了兄弟,结果公子纠被杀,管仲被抓。这时候,齐桓公一心要杀了管仲,以解心头恨。鲍叔牙不同意,他对桓公说:“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史记·齐太公世家》)管夷吾就是管仲。古有伯、仲、叔、季的长幼次序。管仲在家里排行老二,所以叫这个名字。鲍叔牙对管仲的才干了如指掌,他劝说桓公道,若满足于治理齐国,用高傒和我就足够了。如果你还想成就霸王大业,那就非用管仲不可。管仲对国家而言实在太重要了,他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一定会强盛。齐桓公是胸怀大志的人,欣然接受了鲍叔牙的劝谏,拜管仲为大夫,委任他主持国政。管仲不负众望,为相四十余年,齐国大治。齐桓公做了春秋五霸之一,可以号令诸侯。管仲对鲍叔牙感恩戴德,他说:“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史记·管晏列传》)意思是:从前我穷困的时候,曾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分钱的时候,我给自己多分,鲍叔牙并没有认为我贪财,他知道我贫穷需要钱。我曾替鲍叔牙出主意,致使他更加穷困,鲍叔牙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这是机会不好的缘故。我曾三次出仕,三次被罢斥,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有才能,他知道我时运不济。我曾三战三败,鲍叔牙不认为我怯懦怕死,他知道我家有老母。公子纠争夺君位失败,召忽自杀,我受辱被囚,鲍叔牙不认为我失败可耻,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耻,而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为耻。父母虽然生我养我,但真正了解我的人,却是鲍叔牙。由此可以看到,鲍叔牙有博大的胸怀、容人的雅量。他没有因为管仲失败而小觑于他,也没有胜利者的骄姿,而是以国事为重,荐贤推能,使管仲的才能得以施展。管仲有幸,鲍叔牙堪为知己。
百里奚和蹇叔也可以称得上是知己之交。百里奚原是虞国大夫,晋军灭虞之后,就把百里奚送给秦穆公夫人为奴。到了秦国以后,百里奚趁机逃跑,却在楚国边境被人抓住了。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是个贤能之人,就打算把他购回秦国。恐怕给的钱财多会引起楚国的警觉,秦穆公只用五张羊皮,以一个家奴的价格把百里奚换了回来。秦穆公与他经过一番交谈之后,发现他满腹经纶,就委任他主持国政,并赐他“五羊大夫”官职。这时,百里奚已是年届七旬的人了。所以说,人只要有本事,不愁无用武之地,姜太公也是耄耋之年才被周王重用的。
百里奚还有一段离奇的故事。传说他被晋人抓走以后,妻子就辗转逃难,最后来到了秦国,以做浣妇度日。后来听说丈夫做了秦相,她就到相府做工。苦于夫妻不能相认,又不知丈夫变心与否,情急之下,她唱起一首歌,试图勾起丈夫旧忆,歌曰:“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意思是说,百里奚,五羊皮呀,还记得当初离别时,我把咱家唯一的母鸡炖了给你吃?那时没有木柴,我只好把门闩劈了当柴烧。今天你富贵了,难道连这些都忘了吗?百里奚听到歌后,慌忙跑出门外,一看,果然是多年未谋面的妻子。遂夫妻相认,抱头痛哭。
百里奚做了大夫之后,就向秦王推荐朋友蹇叔:“臣不及臣友蹇叔,蹇叔贤而世莫知。臣常游困于齐而乞食䬹人,蹇叔收臣。臣因而欲事齐君无知,蹇叔止臣, 臣得脱齐难,遂之周。周王子颓好牛,臣以养牛干之。及颓欲用臣,蹇叔止臣,臣去,得不诛。事虞君,蹇叔止臣。臣知虞君不用臣, 臣诚私利禄爵,且留。再用其言,得脱;一不用,及虞君难,是以知其贤。”(《史记·秦本纪》)百里奚说,我不如我的朋友蹇叔贤能,蹇叔不为世人所知。我曾在游历齐国时,因困窘不得不向人乞食,蹇叔在这种情况下收留了我。后来,我想为齐君无知效劳,被蹇叔劝住了,我才得以在齐乱时不受牵连。到了周室后,王子颓好牛,我以养牛的身份参与政事,颓想起用我,蹇叔又阻止,我听了他的话离开周,因此没有被诛杀。时我在虞国任职,蹇叔又劝我不要干,我也知道虞君不会重用自己,却贪图私利爵禄,勉强留了下来。此后听从他的建议,才得以脱身。我只一次没有听从他的话,就遭遇了虞国之难,因此知道他的远见胜过一般人。从百里奚的叙述中,可知蹇叔聪颖智慧,有超常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几番救百里奚于危难中,可称得上是他的诤友。两个人经历各种患难,互相推重,堪称知己。秦穆公任用这两个人主政后,秦国渐富强兴旺,从此可以逐鹿于中原。
诗曰:
知己之交古来稀,
先生乌有笑子虚[1]。
遭逢厄难方知贵,
绕树三匝[2]杨柳依[3]。
【注释】
[1]“先生乌有”句:乌有先生、子虚是司马相如《上林赋》中假托的两个人物。
[2]绕树三匝: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3]杨柳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