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洋利器 郑和宝船的技术剖析》简介
《跨洋利器 郑和宝船的技术剖析》这本书是由.蔡薇,席龙飞,李铖著创作的,《跨洋利器 郑和宝船的技术剖析》共有98章节
1
总 序
近百年来,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学科建制化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史学家整理和研究中华科技遗产,认真考证史实与阐释科技成就,强调新史料、新观点和新方法,构建科技知识的...
2
郑和宝船研究的进展——代前言
在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中,“体势巍然”的宝船,一直是人们视线的焦点。20世纪初,在清政府的压迫下流亡日本的近代学者梁启超,就曾以郑和及其宝船激励国人的爱国热情。他...
3
目录
目 录 总 序 郑和宝船研究的进展——代前言 引 言 第一节 郑和远航的历史意义 一、郑和七下西洋将海上丝绸之路推向鼎盛时期 二、郑和远航及其经济文化交流使亚非...
4
引 言
...
5
第一节 郑和远航的历史意义
郑和七下西洋是由明永乐年间的政治及经济形势所决定的。尽管这一壮举到明宣德年间夭折而未发扬光大,但它对中国甚至世界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6
一、郑和七下西洋将海上丝绸之路推向鼎盛时期
第一,郑和作为舟师的统帅,建立空前庞大的远航船队。 船队中,二号宝船长37丈、宽15丈,大号宝船的尺度又增大两成:长44丈4尺、宽18丈。根据在福州出土的一把雕...
7
二、郑和远航及其经济文化交流使亚非广大地区和中国都深受其惠
郑和七下西洋,历时28年,遍历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大力发展海洋交通运输。庞大的郑和船队运载大批中国的丝绸、瓷器、金银器、铁器、铜器、漆器等工艺品,烧珠、麝香、樟...
8
三、郑和远航提高了中国的天文航海技术
为做好下西洋的准备,郑和一开始就注意招聘熟悉航路能掌握海上定位和操驾技术的火长、舵工、班碇手、水手等。同时还招募各类技术辅助工匠,包括铁锚匠、木捻匠、塔材匠等。...
9
四、郑和的海权观为当今经略海洋的宝贵精神财富
郑和下西洋这一空前壮举,是以明初封建国家政治上的统一与强盛为背景的,也是以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的。郑和忠实执行明成祖朱棣的既定政策,同时作为杰出航海家和外交家...
10
第二节 郑和宝船的复原研究
综上所述,了解“郑和研究”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什么?简要回答,那就是“古为今用”。我们应当总结当时的经验教训,为今天发展文化事业和睦邻友好的国际关系作参考。“郑和研...
11
第一章 郑和宝船尺度及船队规模的文献依据
...
12
第一节 记载宝船尺度及船队规模的直接文献依据
记载宝船尺度及船队规模的文献依据有《明史》《国榷》《瀛涯胜览》《三宝征彝集》《客座赘语》《西洋记》《郑和家谱》等7种。 第一种文献是《明史·郑和传》。 记录郑和...
13
第二节 大号宝船的出现符合舟船发展规律
郑和七下西洋用的长四十四丈大宝船是中国古代先进的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及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其一,早在汉代,就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唐代有南方和北方两大国...
14
第二章 郑和宝船尺度的文物依据
...
15
第一节 南京宝船厂遗址[1]
...
16
一、南京明代宝船厂位于长江之滨
《郑和航海图》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2],由于收入明代茅元仪所辑《武备志》第二四〇卷而流传至今。该图不仅记有宝船厂,而且在图上画出了该...
17
二、南京龙江船厂位于城墙与秦淮河之间且范围很小
由于一部《龙江船厂志》,南京的龙江船厂很是有名,甚至在20世纪80年代,仍有学者将龙江船厂与宝船厂混为一谈:“龙江船厂始建于明初洪武年间,至永乐时因建宝船下西洋...
18
三、南京明代宝船厂遗址的发掘及其成果
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南京市建设宝船厂遗址公园。为了配合工程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对遗址中现存...
19
第二节 洪保墓
2010年6月16日,南京祖堂山社会福利院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座大型砖室古墓。随后,在江苏省文物局、南京市文物局的协调指导下,经过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南京市博物...
20
第三节 历次出土的中国古船及其共同规律
自从1975年出土了泉州宋代海船、1978年出土了宁波宋代海船和1976—1984年在韩国新安郡海底发掘出中国元代海船之后,人们的疑窦被解开了,因为这3艘宋元时...
21
第三章 复原郑和宝船的船型选择与主尺度论证
...
22
第一节 郑和宝船的船型[1]
下西洋路途悬远,惊波万里。为了使下西洋的船在深水大洋里能如履平地,安全到达目的地,必然需要对下西洋的船型进行选择。到了明代,中国古船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三大船型,这...
23
一、沙船
明代郑若曾的《筹海图编》,谢杰的《虔台倭纂》,惠麓酒民的《汫澼百金方》,何汝宾的《兵录》,王圻、王思义的《三才图会》,以及茅元仪的《武备志》,对沙船均有记载,且...
24
二、广船
广船在船体形状上虽然近似于福船,但与福船还是很有区别的:造船材料用贵而坚实的铁力木,舱壁密且加设多道肋骨加强,帆为扇形帆,舵多为开孔舵,能使转舵轻盈。特别是在船...
25
三、福船
据《明实录》记载,“永乐元年五月辛巳,命福建都司造海船百三十七艘”,“永乐二年正月己亥,将遣使西洋诸国,命福建造海船五艘”。同时,宝船厂集中了全国各地技术比较高...
26
第二节 郑和宝船的型线复原
...
27
一、主尺度
郑和宝船总长和总宽按文献记载为44丈4尺和18丈,根据在福州出土的一把雕花漆木尺测得1尺为0.283 m,换算出郑和宝船总长为125.652 m,总宽为50.9...
28
二、型线
郑和宝船型线的复原,主要依据考古出土的古代海洋木船的实测型线,并参考近代福船的横剖线变化规律,经过数学变换并进行反复修改后,得到郑和宝船的横剖线图。如图3-1所...
29
第三节 郑和宝船的布置方案
郑和宝船布置的复原是复原工作中不确定因素最多的项目之一。因为除了一部文学作品如《西洋记》外,见于文字而又可操作的史料实在太少,所以,这部分复原工作也是最困难的。...
30
第四章 郑和宝船图纸复原设计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