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型线
2025年10月14日
二、型线
郑和宝船型线的复原,主要依据考古出土的古代海洋木船的实测型线,并参考近代福船的横剖线变化规律,经过数学变换并进行反复修改后,得到郑和宝船的横剖线图。如图3-1所示。
横剖面保持了福船共有的尖底,圆弧舭部,上口放开,水线宽小于甲板宽的基本特点。结合布置要求和与水下型线的协调配合,郑和宝船的纵剖线图、半宽水线图如图3-2所示。考虑到波浪中的航行性能和宝船地位的特殊性,首部设有1层首楼,与之协调呼应。根据宝船的使用功能,并按照福船的布置特点,尾部设了3层尾楼,但虚梢部分较民间福船处理得较短。这是因为,宝船长度和面积的尺度已足以在其范围内完成虚梢的功能,同时也有利于船体的强度。
郑和宝船的型线具有这样一些特性:体量巨大,视觉有“短胖”特点;前体尖瘦,中部凸起,进流角达到30°。按现代船舶的观点,宝船的快速性和航向稳定性并不是最优的。但是,考虑到中国古代帆船的航速偏低,并不会对快速性带来不利影响。同时,采用福船高展弦比(通常为3.0)的舵叶,也会具有很好的航向稳定性。通过郑和宝船的型线设计和静水力计算,得出的其他相关尺度为:水线长106.69 m;型宽48 m。
图3-1 横剖线图(单位:mm)
图3-2 纵剖线图、半宽水线图(单位: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