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宝船的布置方案

第三节 郑和宝船的布置方案

郑和宝船布置的复原是复原工作中不确定因素最多的项目之一。因为除了一部文学作品如《西洋记》外,见于文字而又可操作的史料实在太少,所以,这部分复原工作也是最困难的。

布置方案所涉及的面极广,包括历史、政治、文化、宗教军事艺术等方方面面,没有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和约定的规则。因此,复原方案的确定工作主要是通过课题组成员查阅文献,与有实践经验的老船工共同研讨完成的。方案确定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考虑:

(1)宝船的政治地位、相关人物及人文背景;

(2)宝船的用途;

(3)布置对结构的主要影响;

(4)远洋船舶航行中所必备的设备和属具。

郑和作为远航船队的政治和军事首领,代表着中国最高统治者的权威和形象,所以,郑和宝船的布局及外观也应体现这一形象。

复原的郑和宝船尾部3层尾楼的间高2.5~2.7 m。尾楼各层甲板前端设有明式栏杆,凭栏可以指挥、观礼、眺望和检阅。每层甲板栏杆前端设置宽达2 m的主梯两个,其结构和装饰依明代皇家宫殿构筑。尾楼各层内分别布置各等人员的居住处所、议事厅堂和政治、外交典礼处所,各种设备、属具、家具均以明代样式构筑。尾部露天甲板上设一天妃宫,宫前设两旗杆。

主体以下为一般船员、军士的居住处所和各种船舶功能舱室以及赐、贡宝物收藏舱室,生活、政事、军事器械贮存空间。

主甲板中部自前而后设置长大的舱口,用来布置人员上下通道和主桅安装施工的必要场地。总布置示意图如图3-3所示。

图3-3 总布置示意图

【注释】

[1]顿贺:《郑和下西洋船舶结构与制造工艺探讨》,《上海造船》2005年第2期,第47-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