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一)按照项目管理流程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是从资金流的角度入手,按照项目资金使用与管理的流程,分为立项阶段、实施与验收阶段、结果评价阶段、修正阶段,分析各评价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综合设计。
1.立项阶段
主要针对项目申请时项目论证的科学性、项目批复程序的规范性、项目绩效目标设计的准确性、项目资金申请的合规性等定性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同时,也对财政部门对项目资金审核的合理性、资金拨付的及时性等进行分析评价。例如项目立项规范性、目标设计合理性、资金拨付及时性、资金到位率等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2.实施与验收阶段
主要涉及:资金运行、过程控制、管理责任、验收等四个大的方面。资金运行,侧重于项目资金的到位、落实情况,项目资金的管理情况;过程控制,侧重于评价项目资金的过程管理控制,包括资金核算、制度执行等;管理责任,侧重于评价项目资金所在部门、单位的管理者、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实施中所应尽到的法定管理责任;项目验收,侧重评价项目验收的严谨性、有效性。例如管理制度健全性、制度执行有效性、项目质量可控性等,采用定性指标进行分析评价。
3.结果评价阶段
根据项目资金运行流程进行绩效评价,该阶段是项目实施的结果反映阶段,在设计指标时只要主要包括项目产出、项目实施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及项目实施的满意度、可持续影响等。例如项目实际完成率、质量达标率、项目实施后对经济、社会、生态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等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4.修正阶段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再完备,也不可能涵盖所有性质不同、用途不同的项目所需的评价指标。主要从经济性、社会性两个方面对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修正,体现出某个项目的内在特质,从而可以增设一些三级指标的具体内容。
依照项目资金运行流程进行绩效评价,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项目资金的流向。该体系根据项目资金的时间轴划分为4个一级指标,下设二级、三级指标,可根据项目的具体特性进行适当的指标修正、删减或增设,对项目实施单位、部门以及项目负责人起到重点项目实施过程控制的引导作用。将资金拨付、验收两个节点作为评价点进行评价,可以促进项目资金及时拨付、项目负责人重视项目验收工作。同时,在项目结果的社会效益评价中加入项目区实施乡村农民的满意度评价和项目单位、部门管理人与项目负责人的责任评价,增强了管理者实施项目活动时的公众、责任意识。如表3-1所示:
表3-1 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按照项目管理的流程维度
(二)按照项目产出绩效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般来说,从项目的产出绩效维度设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项目管理绩效情况;二是项目资金投入和使用绩效情况;三是项目产出绩效情况。依据项目内容设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遵循了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项目管理绩效指标,反映项目的立项管理和完成情况。具体设计包括目标设定情况、项目完成程度和项目管理水平三个二级指标。评价项目的管理效益,包括资金使用管理成效、项目进度管理成效等,具体到项目资金到位率、专项资金配套率、资金到位及时性等评价指标。还涉及是否擅自调整项目批复建设内容、是否擅自调整财政补助资金使用计划、是否专款专用和存在挪用移用现象、项目计划投资完成率、项目计划完成率等。
资金投入和使用绩效指标,反映项目的资金投入和使用绩效。具体包括资金落实情况、实际支出情况、财务管理情况和资产配置与使用四个二级指标。
产出绩效指标,反映项目的产出效益情况。具体包括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和公众满意度等二级指标。如表3-2所示:
表3-2 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按照项目产出绩效维度
续表
案例分析:
案例一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以C市B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为实例,通过构建与项目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阐述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大惠民政策,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全面贯彻落实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规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进程。
为进一步加强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全面提升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理水平,根据相关文件,通过改善农村基础建设条件,改善农村生活水平和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二)C市B区一事一议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财预〔2013〕53号文,在该项目的绩效评价共性指标的选取方面,结合项目特点和评价关注点,我们选取或设计了以下四类指标:
1.投入类指标。主要用于反映财政部门提供服务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变量,主要涉及“项目前期”、“项目立项”和“资金落实”三类指标的评价。在该项目中我们选取政策宣传、项目决策科学性、项目立项规范性等指标来反映项目管理情况;选取财政资金、自筹资金到位率,财政资金、自筹资金到位及时性等来反映资金的落实情况。
2.过程类指标。主要反映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对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的情况,对质量的控制和对预算制度的执行情况。主要涉及“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两类指标。在建立指标时,根据项目特点,选取或设计组织机构、管理制度、项目运行、管护落实、项目档案和项目监督等指标来反映项目管理情况;选取或设计财务制度健全性、资金使用、资金报账等指标来反映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3.产出类指标。用于反映公共部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等变量,主要用产出的质量、产出的数量等指标来反映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用工程建设内容完成率来反映数量指标;用质量达标率、渠道排水达标率、道路通达度等指标来衡量项目产出质量;用任务完成及时性来反映项目时效性,用成本控制率来反映项目成本情况。
4.效果类指标。用以反映项目实施效果情况,主要涉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和满意度指标。用收入增长来反映社会效益指标,用受益人数、村容村貌、生活质量和安全隐患来反映社会效益指标,用长效作用来反映可持续影响指标,用受益乡村满意度和受益农户满意度来反映满意度指标。
(三)C市B区一事一议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3所示
表3-3 C市B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续表1
续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