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茶简史我知道——唐代之后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茶简史。
2.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探究学习。
3.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
2.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课件《茶简史我知道——唐代之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以及利用茶叶的国家,是茶的发源地和茶文化的鼻祖。我们也了解了唐代之前茶的发展,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唐代之后茶的发展。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小组合作探究,分小组上台汇报交流。教师进行点拨提升。
1.宋代时,泡茶技艺改进,讲究水质,斗茶成了一种风潮。
2.元代时,开始出现散茶。民间以散茶为主,饼茶主要为皇室所用。用沸水直接冲泡茶叶的方式开始出现,这为明代散茶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3.明代时,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制作工艺相继成熟。
4.清代时,中国茶风靡世界,独步世界茶市,制茶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包括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绿茶、白茶。
5.1846~1886年:中国茶叶生产的兴盛时期。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茶叶产量迅速递增,有力地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6.1886~1947年:中国茶叶生产的衰落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中国在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失败。
7.1950~1988年:中国茶叶生产的恢复发展时期。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国大力恢复旧茶园,建立新茶园,改进新品种,推行科学种茶,茶叶经济走向稳定发展之路,使得茶叶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简单地了解茶的起源以及茶的发展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三)加深理解,感悟交流
饮茶的三个阶段:
1.唐代煮茶法:煮茶前,先把茶叶碾成粉末,烧开水后将调料放入,再将茶粉撒入锅内。饮用时,趁热将茶渣和茶汤一起喝下去,谓之“吃茶”。
2.宋代点茶法:即用开水冲泡茶粉,并用茶筅搅拌后饮用。今日本的抹茶道就起源于此。
3.明代泡茶法:明代用整叶茶冲泡,为现代泡茶法的开端。
(四)交流总结,深化认识
茶经历了从药用到食用到饮用,从煮茶到点茶到泡茶,历经千年,茶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中国人而言,茶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萌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资源】
课件:《茶简史我知道——唐代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