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健康助手是绿茶——绿茶之深交
【教学目标】
1.了解绿茶的制作工艺、保健功效及相关知识。
2.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激发热爱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进一步树立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熟悉绿茶的相关知识。
2.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掌握绿茶的冲泡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健康助手是绿茶——绿茶之深交》、茶具。
2.学生准备:查阅绿茶的相关知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学生了解绿茶的采摘和制作。
绿茶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未经发酵的饮品。通过杀青,鲜叶内的酶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经由热力作用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2.学生交流体会。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继续认识一下绿茶。
出示课题。板书:健康助手是绿茶。
设计意图: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较强的理解力,可以了解绿茶更多的内容,比如复杂的制作过程。通过更深入地学习绿茶知识,让学生感受茶叶的魅力,拓展茶文化知识。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课前让学生搜集绿茶的相关知识,学生分小组并选代表上前汇报。教师适时评价,并指出不明确的地方。
2.教师总结,结合课件从四个方面讲解绿茶:
(1)绿茶的历史沿革。
(2)绿茶的制作工艺。
(3)绿茶的主要品种。
(4)绿茶的价值功效。
3.课前让学生搜集中国十大名茶中的绿茶品种。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适时点评和订正。(可以是多种形式)
4.出示中国十大名茶。
教师:在中国十大名茶中,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茶、黄山毛峰、西湖龙井和六安瓜片这五种茶都是绿茶。
设计意图:通过汇报,激发学生对茶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进一步树立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动手实践,感悟了解
绿茶的沏泡诀窍
泡绿茶有三种方法:一是上投法,适用于外形紧结的高档名优绿茶,即先将75 ~ 85℃的热水冲入杯中,再放茶叶;二是中投法,即两次分段泡茶法。先向杯中倒入1/3的水,然后投入绿茶,再将水注入至七分满;三是下投法,即先放茶叶,后直接倒入85℃左右的热水。合适的泡绿茶方法能使茶汤的口感更好,而且喝起来更加健康。
泡茶有一定的讲究,一般的绿茶冲泡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1.水温控制在80~90℃。若是冲泡绿茶粉,用40~60℃的温开水冲泡即可。
2.第一泡不要喝,倒入热水后摇晃一下即可倒掉。
3.绿茶不可泡得太浓,也不要空腹喝绿茶,否则会影响胃液的分泌。
教师与学生一起冲泡绿茶,品茶香。
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泡茶的体会,并与教师一起品尝,感受茶香,有利于拓展师生的交往空间。
(四)交流总结,深化认识
小组交流对绿茶的认识,教师可指名汇报。
(五)生活建议,品味体验
教师:品鉴绿茶,回家后可以与父母再交流对绿茶的认识。
新鲜绿茶和陈旧绿茶
新鲜绿茶色泽鲜绿,有浓郁茶香;泡出的茶汤色泽碧绿,有清香、兰花香、熟板栗香等,滋味甘醇爽口,叶底鲜绿明亮。
陈旧绿茶外观暗晦、无光泽,香气低沉,如果对着茶叶吹口热气,湿润的地方色黄且干涩;泡出的茶汤色泽深黄,味虽醇厚但不爽口,叶底陈黄欠明亮。
春茶、夏茶和秋茶
春茶芽叶硕壮饱满,色墨绿、润泽,条索紧结、厚重;泡出的茶汤味浓、甘醇爽口,香气浓,叶底柔软明亮。
夏茶条索较粗松,色杂,叶芽木质分明;泡出的茶汤味涩,叶底质硬,叶脉显露,夹杂铜绿色叶子。
秋茶条索紧细,丝筋多、轻薄,色绿;泡出的茶汤色淡,汤味平和、微甜,香气淡,叶底质柔软,多铜色单片。
高山绿茶和平地绿茶
高山绿茶条索厚重,色绿、富有光泽;泡出的茶汤色泽绿亮,香气持久,滋味浓厚,叶底明亮,叶质柔软。
平地绿茶条索细瘦、露筋、轻薄,色黄绿;泡出的茶汤颜色清淡,香气平淡,滋味醇和,叶质较硬,叶脉显露。
【教学资源】
课件:《健康助手是绿茶——绿茶之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