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小茶童诵《茶经》(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茶经》。
2.体会诗人品饮新茶的美妙意境。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茶经》。
2.体会诗人品饮新茶的美妙意境。
【教学准备】
课件《小茶童诵〈茶经〉(一)》、背景音乐《高山流水》、音频《茶经》。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茶经》是唐代陆羽所著,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茶学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茶经》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专著。
2.《茶经》分三卷十节,约七千字。今天我们一起来诵读前三节: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初读《茶经》。
(1)学生借助拼音读《茶经》,要求读准字音。(学生自由读)
(2)同桌互相读《茶经》,互相纠正。(学生互读)
(3)四人小组轮读,读完后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词语或句子。
2.品读《茶经》。
(1)教师配乐范读,以节奏和韵律来感染学生。(学生评价老师)
(2)学生模仿读,齐读,教师指名读。(教师作评)
(3)教师解释句意。
一之源:讲茶的起源、形状、功用、名称、品质。
二之具:谈采茶、制茶的用具,如采茶篮、蒸茶灶、焙茶棚等。
三之造:论述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了解《茶经》的大意,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动手实践,感悟了解
教师播放音频,学生品茶感悟,加深对《茶经》的理解。
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创设品茶区域环境,伴随着音频,让学生加深对诗人品饮新茶的美妙意境的理解。
(四)交流总结,深化认识
1.展开多种形式的朗读。(男女生赛读,师生赛读,配乐读)
2.教师总结提升:通过《茶经》前三节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还想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了解茶文化给人们带来的美好体验和感受。
【教学资源】
课件:《小茶童诵〈茶经〉(一)》
背景音乐:《高山流水》
音频:《茶经·一之源》
音频:《茶经·二之具》
音频:《茶经·三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