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 钻孔平硐布置与模拟分析
2025年09月26日
6.3.3 钻孔平硐布置与模拟分析
为了实现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区地质勘察的任务与要求,工程地质人员在勘察的各个阶段需借助大量的钻孔、平硐等勘探手段,获取地下地质情况,分析及预测地质体在研究区内的空间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实际工作中,勘探工作量和勘探时间都是有限的,而且钻孔、平硐勘探的费用极其昂贵,因此如何布置勘探以获取更多更优的地质信息是每个勘察项目必然面对的问题。解决该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优化勘探布置:①“一孔(硐)多用”,尽量使每个钻孔或平硐兼顾多个勘探目的;②“有的放矢”,结合勘探目的充分分析现有资料,确定最优勘探位置。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为辅助工程地质人员进行钻孔、平硐勘探布置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反演分析信息,有助于合理优化其勘探布置。
图6.3 锦屏一级工程地质三维平切面图
(a)高程1790m;(b)高程1710m
同时,钻孔、平硐勘探所得的地质资料是最原始、最真实的数据,工程师在地质分析解释和工程设计过程中遇到疑问后,必然会考虑从原始资料数据中寻找答案。而钻孔、平硐一般分布于高山峻岭,整理所得数据资料又不甚直观,因此可以利用已建立的三维地质模型,从中开挖出已有或未有的钻孔和平硐,进行勘探模拟,帮助工程师迅速获得工程设计所需的原始地质信息。
此外,在进行模型的精度检验时,也需要对模型某些位置进行定点钻孔和平硐勘探,以便和原始已有的钻孔、平硐信息进行对比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