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3 阿鸠田工程地质三维统一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阿鸠田引水长隧洞区域的工程地质三维统一模型如彩图8.27所示,该模型主要包含3个不同的岩层、第四系覆盖层、18条规模较大的断层、侵入岩体、风化界限(全风化、弱风化)、地下水位面,以及引水长隧洞、主厂房、调压室等水工建筑物。彩图8.28给出了对该地质模型的一系列剖切分析,主要围绕引水隧洞进行。
阿鸠田水电站工程地质三维模型主要应用于其引水隧洞施工管理决策过程中。该工程于2002年7月28日开工,引水长隧洞处于关键路线上,对总工期影响很大,然而经常遇到突发的地质塌方、涌水使得施工决策难以适应新的施工条件变化,显得较被动。基于阿鸠田引水隧洞区域的三维地质模型,提供了多种地质分析手段,并能根据开挖信息及时反馈修改,提供施工隧洞前方地质条件的变化信息,针对不良地质现象制定了相应的施工开挖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安全通过不良地质区域,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发生率,为其施工管理赢取了主动性,使工程提前发电,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