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 示范法
舞蹈教学的示范法在树立舞蹈动作概念和幼儿学习舞蹈动作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要求教师以准确、 形象、 生动、 富有感染力的示范动作向幼儿说明所学动作的内容、 要领、 做法, 启发幼儿积极思维, 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准确的示范动作能使幼儿建立起准确的动作形象, 使直观与思维相结合。 舞蹈示范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对动作掌握的程度来进行, 一般采用完整示范、 反复示范、 部分难点示范等方法, 示范当中为了帮助幼儿掌握动作的基本规律, 可适当加一些讲解, 讲解的语言一定要简明形象。 讲解与示范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 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语言要形象生动, 尽量不说幼儿还不能理解的专业术语, 示范动作一定要优美、 准确, 尤其对不断变化方向、 路线的舞蹈, 教师一定要耐心讲解、 反复示范, 直到幼儿掌握为止。
(二) 练习法
练习是幼儿自行参与舞蹈的基本方法, 它是幼儿学习舞蹈、 记忆舞蹈、 巩固舞蹈的基本途径。
练习法是根据舞蹈要求, 有目的地反复练习。 练习法有三种: 第一种是对个别的某一难点动作的方法练习, 纠正幼儿的不正确的动作, 使舞蹈更加完美; 第二种是对舞蹈从头到尾的排练, 对幼儿在整个舞蹈排练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要及时给予提醒, 使幼儿迅速掌握正确的舞蹈动作和提高表演能力, 使舞蹈的表演更加完整; 第三种是不断变换舞蹈练习的组合, 使幼儿在不断变化的练习中, 逐步了解舞蹈的难度。
(三) 游戏法
游戏法是幼儿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方法, 指教师运用游戏的方法, 组织幼儿进行舞蹈练习, 它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方法。
幼儿喜欢蹦蹦跳跳, 每当听到熟悉的音乐时, 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 这是幼儿易兴奋、 活泼好动的天性所决定的。 教师在运用游戏法进行舞蹈教学时, 一定要选择幼儿熟悉并喜欢的音乐, 然后再配上形象的舞蹈动作, 这样一来就容易被幼儿所接受, 因为熟悉的音乐可以使幼儿产生许多联想。 另外, 还可以根据游戏法编排一些带有简单情节、 有角色的模拟性舞蹈, 如模仿飞翔、 小鸟捉虫等舞蹈动作。 游戏方法容易被幼儿接受, 能够提高幼儿学习舞蹈的效率。
(四) 分解组合法
舞蹈教学中的分解组合法, 是指在舞蹈教学过程中, 把舞蹈的基本动作、 重难点动作进行分解后, 再把分解动作组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 如: 先教上肢动作, 再教下肢动作, 然后再把分解动作组合起来进行完整动作的练习; 也可把舞蹈分解成段落或不同角色的动作, 然后再组合起来完整串联。 运用分解组合法时应注意目的性和科学性。
(五) 观察模仿法
舞蹈教学中的观察模仿法, 是指幼儿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 通过观察教师或同学示范表演来模仿动作。 如一些难于分解的组合动作, 教师可以边示范边讲解, 让幼儿边观察边模仿。 运用观察模仿法时, 被观察者的动作应是准确、 富有感染力的, 教师应有简明的语言提示。 运用观察模仿法可以保持舞蹈动作的完整性。
(六) 语言提示、 讲解、 口令的方法
用语言提示, 讲解舞蹈的内容、 情节、 动作的要点、 思想情感等, 运用口令使幼儿掌握基本动作的节奏和规律, 是舞蹈教学中的辅助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加快幼儿对舞蹈内容、 情感的理解和对动作的掌握, 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运用这种方法时, 要注意语言口令的简明。 学习具体的动作时, 口令的运用不宜过多, 应加强音乐与动作的配合。
(七) 个别教学法
舞蹈的个别教学法是指教师对舞蹈学习能力较差或极强的幼儿, 进行单独辅导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缩小集体学习舞蹈的水平差距, 使学习困难的幼儿增强自信心,使有舞蹈才能的幼儿更好地发展。 运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有计划性和针对性, 保证个别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除以上基本教学法外, 教师还应注意课堂教材、 课堂语言、 课堂组织的优化, 教师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 只有对教学进行不断的改良和发展, 才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才能适应当前教学发展的需要, 优化教学是完善幼儿舞蹈教学系统化、 科学化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