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集体舞的教育意义

二、 幼儿集体舞的教育意义

(一) 促进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发展

幼儿期处在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也正是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产生和形成的关键期, 因此, 在这一阶段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至关重要。 由于是集体舞, 每个幼儿除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动作外, 还要和大家进行合作配合。 因此, 需要他们拥有一定的与别人进行交流、 沟通、 协作配合的能力, 才能最终实现集体统一完成舞蹈的目标。

在集体舞中, 幼儿人人有任务, 每个幼儿都是团体中的重要角色, 他们在“坚守” 自己岗位的同时, 逐渐摆脱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特征, 分享着与同伴合作的喜悦之情。 对于幼儿来说, 集体舞教学不仅可以初步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 也可促进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需要将别指出的是, 由于社会及家庭环境的不同, 每个幼儿都有其不同的性格,有的孩子活泼大方, 他们参与集体舞的积极性就高; 有的孩子胆小怯弱, 他们就有可能不太愿意参与集体的活动。 因此需要教师以平等的关系引导幼儿, 使每一个幼儿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让他们在同他人的交往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

(二) 发展幼儿的时间和空间知觉感知力

集体舞是一种方向性极强的舞蹈, 特别要求在统一的动作中完成方向的变化。 如果有个别幼儿动作方向发生错误, 就会与其他伙伴发生“错位”, 进而影响到整个队伍的协调一致, 因此要求幼儿有一定的空间感知力和时间感知力。 具体来说, 一方面, 幼儿在按照要求做好自己的舞蹈动作外, 还要顾及四周同伴的队列站位、 动作变化等是否符合要求,需要随时根据别人的位置变化对自己的动作位置等进行调整(如合理地避让空间, 使做动作时不致影响到自己和他人), 以达到集体统一的效果, 这对于幼儿空间概念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 幼儿还要明确在某个具体时间上对于空间位置的把握(如哪个乐句进行队形和位置的调换), 通过把握在某一时间点上对于空间位置的把握(如哪个乐句进行队形和位置的调换), 通过把握在某一时间点上有规律的动作变抉, 可以极大地促进和发展幼儿的音乐感知力。

(三) 建立并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幼儿期是儿童规则意识萌发和规则行为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 集体舞应该是幼儿接触得最早、 也最简单的需要遵守规则的活动。 在集体舞活动中, 幼儿不仅可以感受到自我和他人的存在, 还可以感受到除自我以外他人利益的存在。 如果在集体舞活动中遵守规则,那么就会在同伴交往中更容易得到认可, 形成和谐的互动关系, 进而对个体的自我评价带来积极影响。 因此, 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幼儿提升自己的规则意识, 养成一定的规则行为,让幼儿体验到遵守规则会让舞蹈变得更美、 更好。 在快乐的舞蹈中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会达到“润物细无声” 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