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乐康:战略布局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行动战略一经发布,就得到了各级地方、各个行业的积极响应。医疗行业响应“互联网+”行动战略,积极打造互联网+医疗的新产业,致力于解决我国长期以来的看病难题,使用户便捷就医,助力医改。医疗企业七乐康本着抢占先机,率先战略布局互联网+医疗,成为互联网+医疗方面的领跑者。
七乐康是广东省第二大电商企业,积极响应国家的“互联网+”战略,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打造互联网+医疗新产业与新的医疗生态模式。
七乐康发现,传统医院的医疗模式是医生定点执业、医生到医院坐班救治病人,其弊端较多:分诊和转诊制度没有有效落实;三甲医院的医疗专家过多、资源过于集中,三甲医院人满为患、医疗资源浪费、医疗效率低下;就是患者缺乏疾病预防服务,医生只提供治疗,不提供治疗之后的服务,导致了患者治疗体验差、治疗效果不满意、医患关系紧张等诸多问题。
互联网+医疗企业破解看病问题的主要方法
传统的医疗模式亟需新的医疗模式来改造它、代替它,与时俱进的互联网+医疗模式呼之欲出,希冀从根本上改善、重构传统的医疗模式。七乐康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互联网+医疗模式具有显著优势:第一,它能优化传统的诊疗模式,让患者享受到一条龙的健康管理服务。第二,互联网+医疗的方式可以提醒用户及早预防疾病,用户有可能通过移动医疗数据端监测自身的健康数据,及早预防疾病。第三,患者手握智能手机即可一键搞定选择医生、问诊、支付等看病就医的相关问题,提升了诊疗体验。第四,刚需患者可以利用移动医疗自助诊疗后再与医生详细交流,缓解了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医生只给用户治疗疾病,不给用户提供预防疾病的服务,显然不正常、没有完全尽到医生的职责。而疾病预防做好了,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还可以节省患者的时间、金钱。医生的职责之一就是减轻人们的疾病和痛苦,互联网+医疗模式能让医生真正履行这一职责。
七乐康推出的互联网+医疗管理平台“大白云诊”
七乐康看到了互联网+医疗中蕴藏的商机,首先打造了全新的互联网+医疗“大健康管理平台”,大白云诊是一个手机应用,可以让用户在掌上挂号、问诊,实现智能看病。
2015年8月14日,七乐康CEO石振洋正式对外宣布七乐康正在打造的全新的互联网+医疗“大健康管理平台”手机应用——大白云诊,大白云诊已经上线并进入全面测试阶段。大白云诊设置了两个端口,一是医疗的供方医生,二是医疗的需方患者。大白云诊的合作医生都来自三甲医院,医生的专业多种多样,涉及大部分慢性病。医生加入大白云诊有着严格的条件限制,首先要有专业人士介绍;其次要接受七乐康的严格考察,以保证大白云诊的医生的资质和专业技术。患者使用过大白云诊后就可以永久享受后续的医疗健康服务。
七乐康推出的大白云诊有清晰的定位,有明确的目标,它定位于“大众普惠医疗项目”,服务对象是广大群众。七乐康致力于把大白云诊打造成帮助广大群众节省看病时间和金钱的健康私人顾问和管家。
七乐康抢滩布局互联网+医疗市场有着清晰的思路:首先,以医药健康产品为起点;其次,按部就班地整合移动健康监测、体检、涉外医疗等相关企业资源,通过无线终端、支付体系、物流等渠道布局和整合技术数据等资源;第三,与各个子环节的产业伙伴合作;第四,以大白云诊为平台,打造互联网一站式就医管理闭环服务。
七乐康洞察到了互联网+医疗是医疗电商飞跃的风口,于是勇敢地朝风口走去。七乐康战略在布局互联网+医疗的过程中很重视用户需求、用户体验。七乐康坚持从用户需求出发,开发出了健康管理的手机应用大白云诊,提供了一站式就医管理闭环服务。在大白云诊的平台上,患者问诊、慢性病管理、自我管理等需求都可被满足,从而可获得完整的医疗健康服务、极致的体验;医生通过与患者互动,教育、自身职业发展、科研发展等需求可得到满足。同时,大白云诊平台上积累的健康数据经过挖掘、分析后,可以为患者提供疾病预警、早期诊断,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大白云诊平台还可获得遗传病等各类疾病的研究数据,对促进人类健康研究发展、推进我国医疗行业转型升级有深远意义。
七乐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自建物流,整合医药供应链资源。七乐康为了极致的客户体验这一远大目标,已经做出了两大举措,一是于2014年底拿下了国内首张医药B2C物流牌照,正式宣布进军医药物流领域,全力以赴地开辟亚太地区的“互联网+医药基地”。二是2015年七乐康在北京建立了研发中心,并在北京、上海等数个城市独自建立了医药仓储物流基地,规划布局全国的物流网络。通过不断地努力,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快捷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指日可待。
研究数据显示,互联网+医疗市场的规模高达百亿,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将继续推进医药卫生改革”,互联网+医疗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七乐康战略布局互联网+医疗可谓是抓住了互联网+医疗事业的发展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