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智能生活:率先打破意识形态

“互联网+”时代的智能生活:率先打破意识形态

智能生活最初只是一种概念,随着硬件商家的炒作已逐渐形成一种浪潮,并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可以说,智能生活是从人们的意识领域逐渐走进生活领域的。“互联网+”时代智能生活的发展程度,要看人们意识形态中对智能生活的热情高低。“互联网+”时代智能生活方式的建立,首先要从意识形态着手。只有让人们从思想意识上认可这种生活方式,智能生活才能得到突破性的发展。

传统媒体时代,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是报纸、电台、电视,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报纸、电台、电视,人们没有其他的大规模传播信息的方法。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工具、速度都发生了变化,微博、微信、客户端都是信息传播的一种渠道,这些媒体工具具有即时传播、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对人们的意识形态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新媒体的这种特性对于宣传智能生活方式,打破意识形态有很好的作用,一旦人们有了智能生活的思想意识,就能促进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

手机微博问世之后,人人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在微博上发言、评论,犹如新闻记者一样跟踪报道某一社会热点。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新闻记者,热点信息如洪水一样不可阻挡,甚至影响着国家的决策,成为一种强大的舆论力量。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与此同时,高速传播的互联网+媒体也可以让谣言误导大众。因此,在互联时代无论国家还是企业都要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尤其是企业,要推行一种新产品就要从意识形态着手,积极地去打破用户的意识形态,让用户先从思想上接受新产品、接受智能产品。

例如企业要推广自己的智能空调,就要先打破人们意识形态中对智能空调的印象——“智能空调=价格贵的空调”。没有人喜欢价格贵的空调,因此企业需要宣传智能空调节省能源、健康、远程控制、超薄超低音等优点,还需要耐心地宣传,才会逐渐打破用户的意识形态、被用户逐渐接受,才能让智能空调得到普及,才能顺利地开拓出智能空调市场。

“互联网+”时代的智能生活与人们的意识有着密切关系,企业要想抢得智能生活中的先机就不能忽视用户的意识形态,就要学会从意识形态切入,首先去打破用户的意识形态。企业只有先打破用户的意识形态,才有可能培养起来用户使用智能设备的习惯,才能让用户喜欢上“互联网+”时代的智能生活,从而开辟出智能生活新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