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女儿自己做决定
让女儿自己做决定
父母们常常低估孩子们的能力,但在有的方面我们却又对孩子抱过高的期望,这等于把我们的高要求强加于他们头上,使他们更觉胆怯。我们应做的是相信他们的能力,给予他们机会,这种信任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同时允许孩子设制自己的目标。
“妈妈,老师让我报名参加拼写竞赛。”13岁的姜琳一回到家就告诉妈妈。“太好了,你去报名了吗?”“还没有。”“为什么?宝贝。”妈妈问。“我有点害怕,台下会有很多人看。”姜琳很激动,她在家是个听妈妈话的乖女儿,在学校平时不爱多说话,但学习成绩很好。“我想你还是报名吧,亲爱的,你可以锻炼自己。不过这事情你还得自己决定,我只是告诉你我的看法。”妈妈离开了姜琳的屋子。过了两天学校老师打来电话,让姜琳的妈妈说服姜琳报名参加拼写竞赛。姜琳回家后,这次是爸爸跟她谈了话,爸爸说:“首先,我们不是强迫你一定报名,这事还是你来做决定,但我们可以谈谈参加竞赛的利弊。参加了竞赛可以锻炼自己的智力,增强自己的信心。赢了更好,没有名次,也无关紧要,爸爸妈妈不在乎。因为你在爸爸妈妈的心中是有能力的孩子,这点不需要用竞赛的名次来证明。”妈妈说:“老师打电话来说,他是很相信你的能力的。爸爸和妈妈还有你的老师,都不会以比赛结果来重新评价你。我们对你的比赛结果并不太关心,关心的是你是不是用这个机会去锻炼自己。”有这样开明的父母鼓励和支持,最后姜琳还是去报名了。
妈妈知道姜琳很聪明,只是太胆小,她不敢想像自己在台上对着那么多观众拼写单词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妈妈很想让姜琳见见场面,因为一个孩子总要长大,总是要离开父母,走向自己的生活的。爸爸也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想姜琳也希望通过这个机会来证明自己的能力,锻炼自己的胆量,发现自己的潜力,只是有些发怵,需要做父母的给她加油同时又不感到非参加不可或非要得名次的压力。父母对姜琳充满信心。但他们并不催促姜琳,而是让她自己来做决定。通过这件事姜琳增强了独立性与勇气,而妈妈爸爸很满意他们鼓励了姜琳,使她没有失去一个锻炼她自己的好机会。
在这种很敏感的情况下,父母必须小心谨慎,给孩子自主权,让他们自己作决定。同时我们必须让孩子知道我们对他有信心,相信他们的能力。
几乎没有家长是有意识地去损伤孩子们的自立愿望,或损伤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但不幸的是这种无意识的伤害俯首皆是。由于这个原因父母要有意识避免过分保护,给孩子机会让他们独立决定自己的事情。
每一个妈妈都忘不了孩子走出自己的第一步时,自己的激动心清。许多家庭都用摄影机和录像机记下了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如果家长留心孩子发展的每一个阶段,这样为孩子感到骄傲的场面数不清有多少次。在孩子成长发展的其它方面,如同让孩子迈出第一步一样的过程需要不断重复。妈妈从孩子身边退一步,把手伸向他,但孩子刚好够不到。就这样,妈妈鼓励着她的孩子往前走。她给孩子空间,让孩子向前移动,不依靠她,独自地向前迈去。孩子在尽自己的努力,当他赶上妈妈,终于扑到她怀里时会很激动很欣赏,而妈妈也为他们的成就而激动不已。在帮助孩子成长的其它方面也是这样,我们退一步,给孩子空间,用不着过分担惊受怕,也用不着过多地给予呵护,而是鼓励尊重,让孩子们懂得父母相信他,随时给予爱的支持,以真正的爱将孩子引向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