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为何容易缺乏自信

女儿为何容易缺乏自信

   当父母精心培养女儿成长时,有没有考虑过培育女儿的自信心问题,有没有意识到自信心对女儿成长的重要性?什么是自信心呢?布兰登博士在她的《自信的力量》一书中讲道:

  (1)相信自己有能力思考并解决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任何挑战。

  (2)相信自己有权利得到幸福,感受自身的价值,有权利对生活提出要求和希望并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

   这一定义几乎是针对女性而言的。为什么呢?因为在社会进步到今天,当体力不再是社会职业的主要决定因素,当教育的大门已为女性普遍开放了半个世纪,当大部分妇女已经加入了社会劳动大军中,为什么女性仍在主体上处于被支配,臣服于男性的社会地位?为什么在各个领域能够卓有成绩的女性仍是凤毛麟角?原因在哪里呢?女性普遍的自信心缺乏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长期以来,传统社会观念对女性的自信心的培养有着很大的抑制作用,它对女性的认识和评价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女性发展的界限。从整体上,传统观念对妇女的期望是:

  (1)服务于家庭,首先是丈夫,其次是孩子。

   (2)依赖于他人,成年以前依赖父亲,成人以后依赖丈夫。

   (3)具有女性的温顺、恬静、自我约束。

  (4)保持可人的外观和性的吸引力。

   这种传统观念对女孩子的成长的负面影响是什么呢?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对事业缺乏信心

   传统角色并不鼓励女性的社会职责,当今的社会从整体上还是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对男孩子来说,职业的选择也许需要一番探究,但对自己在将来的生活中的社会角色却是有明显的选择。他不管干什么都要挣钱来养家糊口,近年来尽管在家庭生活和劳动就业大军中,女性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许多女孩子仍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养家糊口者”。父母很难坐下来与女儿谈及“想像过将来的生活吗?将来若有了家庭孩子,你是否想过如何养活孩子们?”这是因为父母们假定了会有一位男性来考虑这些。

   2、以男性的爱好来规范自身

   由于社会始终是以男性为主导,女性在事业上有成就的机会有限,依傍男性便成为女孩子对未来生活的幻想的支点,即使女孩子有自己的职业后,“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幻想仍未泯灭。因此许多女性将自身言行的规范与男性的愿望与喜好看齐,包括对外表、性格特征的要求等。

   3、自甘受支配,缺乏安全感

   将前途寄托于他人,自然不会有足够的自信发展自身的独立能力,所考虑的只是如何讨好他人,缺乏自己的立场与坚持性,终日惶惶,在家中害怕惹先生不满,在外惟恐挨大小老板的训斥,始终没有培养出心理上坚实的根基。

   4、自信心缺乏,对失败没有承受力

   在传统观念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女性,因为没有足够的独立面对世界的心理准备,将自己的成败建立在与他人关系的成功与否上,因此患得患失,极为缺乏自信,对任何挫折都反应过度,或者毫无战胜的信心,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

   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缺乏自信心,不仅是女性在事业发展上的障碍,也会影响她的个人生活,包括人际关系、婚姻与家庭。

   今天,许多女性都有工作,事实上,每个女性一生中平均花30年的时间在家庭外工作,而且不少女性开始有机会承担主要工作职责,这意味着她们的收入有机会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果父母没有给女儿灌输足够的自立自强的思想,培养她各方面的能力,便会使她丧失晋升的机会。而且在离婚率居高不下的现代社会中,依靠丈夫实现提高自身社会与经济地位的幻想,越来越没有保障,有这种想法并据此行事的女性,有时甚至会难以维持生计。

   而如今,女性是不得不工作的。就美国来说,白人家庭中,女性的工资约占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黑人家庭中,甚至占到一半。按目前的趋势,如果离婚的几率均等,多数情况下,女性还会以单身母亲的身份度过大半辈子。这就意味着她要独立承担生活的重担,没有丈夫来帮助她抚育孩子。如果想要保持高的生活水准,更需要自己的努力。

   因此,为了女儿有可靠的幸福前程,从小培养女儿自立、自强的信念是必不可少的。那些童话式地想依靠白马王子来拯救她于苦海之中的幻想,只会使女儿在现实的艰难中,失去勇气,茫然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