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培养女儿的爱国热情

从小培养女儿的爱国热情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它的稳定、繁荣和发展凭借什么?就是凭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又来自爱国主义教育。那么,外国人是怎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呢?让我们先听听一个中国军人在美国的见闻吧:

   “一天,我和家人、朋友到西点军校游览。黄昏,西点军校的学员组织了一场露天演奏会,游客们一起坐在舞台前碧绿的草地上,静待晚会开场。正在这时,突然传来一阵嘹亮的军号,降国旗的时候到了。与此同时,一个使我十分难忘的场面出现了,在场的所有美国人,不管男女老幼一齐站起来,面向国旗,肃然而立。整个院内鸦雀无声。顿时我感到非常激动。尽管我是外国人,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景,使我不由地也站起来,沉浸在一种沸腾的情绪中。没有讲解,没有宣传,可是人人都感到了这个民族的力量,这是精神的力量。当时我很尴尬,是站着,还是坐着?后来想,我不是美国人,又坐了下来。虽然坐下了,但还是想着再站起来,不是为星条旗,而是为了这个民族,这样的民族是优秀的民族,我应该站起来表示对他们的尊敬。”

   我们不能不问,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来自何方?

   首先,爱国主义热情的培养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然而学校却扮演着重要角色。美国人的这种由衷的爱国主义精神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和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一点一滴、持续不断的培养和熏陶分不开的。美国尽管仅有200年的历史,但美国的学校却十分注重挖掘自己国家独特文化传统,并把这种传统教育渗透到全部学校教育活动当中。使学生从小就意识到作为一个美国人的自豪。美国学校还善于创造和利用独特的精神氛围来感化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形式,而且他们的历史遗迹、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对公众是免费开放的。

   其次,爱国主义热情的培养教育除了一些必备常识教给孩子外,还应让下一代有所承继地接受传统民族风貌,完成性格塑造这一艰巨任务。例如在法国,学校的老师往往用拉封丹的寓言教育孩子。他们认为拉封丹的寓言中流露的机智、幽默最能代表法兰西民族面貌,那些属于法兰西民族的人,几乎个个了解拉封丹,在每个人的智慧中,都含有拉封丹的机智。拉封丹的寓言常常通过一些会说话的动物告诫法国人应当避免荒唐之举。所以,其实法国人是比较严谨小心,对孩子教育也是一样。

   爱国主义热情的培养与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孩子的幼年时,他们会从父母身边体会这种感情。而社会公众又通过传媒、学校来加强这一意识。总之爱国主义热情的培养,在孩子的教育中,不可能是孤立的、相互排斥的,而是自然融合的。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家长有机地为孩子营造这样一种气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