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和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共产党内,由于对国民党屠杀政策的仇恨和对陈独秀投降主义的愤怒,“左”倾冒险情绪很快发展起来。这种情绪在八七会议时已经开始。1927年11月,在瞿秋白主持下,中共中央召开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政治纪律决议案》、《关于土地问题党纲草案的决议》等文件。“左”倾机会主义第一次在党中央领导机关内取得了统治地位。
当时中国革命已转入低潮,但是这次会议却主观地认为“革命潮流始终并不是低落的,而是高涨的”。因此反对退却,要求继续进攻,命令少数党员和群众举行毫无胜利希望的城市起义,命令条件不成熟的农村举行农民暴动。在革命性质问题上,会议混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认为中国革命是“无间断的性质”,民权革命决不能“自告一段落”,它“必然要超越民权主义的范围”,“而急转直下的进于社会主义的道路”。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就要“同时推翻资产阶级”。甚至认为小资产阶级也“已经不是革命的力量,而是革命的障碍”。因此制定了没收民族资本家工厂企业和中小商人财产的错误政策。关于革命道路问题,当时全党正在探索中。会议坚持“城市中心”,认为“城市工人暴动”是“革命胜利的关键”,要努力使“暴动的城市”成为“农民暴动的中心及指导者”。会议还主张“对于豪绅工贼及一切反革命派,应当采取毫无顾惜的歼灭政策”,“努力使农民暴动有民众式的性质,极端严厉绝无顾惜的杀尽豪绅反革命派”。这种盲目的杀戮,是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的突出表现。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在实际工作中招致了许多损失,因此,1928年初在许多地方已经停止执行。2月,共产国际批评了瞿秋白的错误,指出那种“认为中国革命是‘不断革命’”的意见,是不对的”。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通告,检讨了“玩弄暴动”、“烧杀主义”等错误。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基本上结束。
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11月扩大会议,在中共党史上正式提出一个重要问题,即中国革命进入苏维埃阶段。这次会议前公布的供全党讨论的《中国共产党土地问题党纲草案》中说:“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要联合农民及城市贫民,组织并准备无产阶级的武装斗争,以推翻地主豪绅重利盘剥者及其代表之军阀官僚的政权,而建立工农兵士贫民代表会议(苏维埃)的政权,以实现……非资本主义道路”。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原则性的表述。《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专门写了《苏维埃口号与工农政纲》一节。决议中说:“现时革命阶段之中,党的主要口号就是苏维埃”,“本党应当经常不断的对工人及一般劳动民众解释:中国人民要完全战胜帝国主义,只有推翻治者阶级,建立新的革命政权,真正的平民政权——苏维埃政权”。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后,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总政策,在党领导的全国各地革命斗争中,都得到实施。特别是在海陆丰起义和广州起义时,把这个口号公布于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