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
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时,党中央决定留红24师、十多个独立团及其他地方部队共一万六千余人,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继续坚持斗争。根据党中央决定,成立了以项英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分局和以陈毅为主任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1934年10月22日,又宣布成立了中央军区,由项英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负责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及闽浙赣边地区的斗争。中央军区直接领导的红24师和三个独立团,继续以消极防御方针抗击敌人的进攻,至1935年春大部损失,余部分散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及邻近的一些地区坚持游击战争。
留在南方的一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在党的领导下,在广大群众的支援下,在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八省范围内的赣粤边、闽赣边、闽西、闽粤边、皖浙赣边、浙南、闽北、闽东、湘鄂赣边、湘赣边、湘南、鄂豫皖边、鄂豫边、琼崖等十四个主要地区,坚持了极其艰难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
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消灭南方各省红军和游击队,先后调集数十万正规军和大量地方武装,采取碉堡围困、经济封锁、移民并村、保甲连坐、烧杀抢劫等残酷手段,向各游击根据地进行了长期、反复的“清剿”、南方多数根据地的红军和游击队,在三年游击战争初期,由于未能适时地实行由正规战向游击战的战略转变,在敌人的疯狂进攻下,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中央革命根据地损失更为严重,斗争更为很苦。何叔衡、瞿秋白、贺昌等领导人先后英勇牺牲。
后来,中央分局按照遵义会议后的党中央关于坚持游击战争的指示,改变组织方式和斗争方式,部队分散活动,实行战略转变。项英、陈毅等领导一部红军游击队在赣粤边区坚持游击战争。其他地区的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在与党中央及中央分局基本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在实际斗争中也先后实行了向游击战争的转变,逐步改变了被动局面。各地红军游击队在三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紧紧依靠群众,以无比英勇的气概,灵活机动的斗争方式、牵制和消耗了敌人大量兵力,配合了主力红军的斗争,保存了部分革命成果,为后来华中、华南地区的抗日战争的开展准备了骨干力量,西安事变后,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