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苦求学
2025年10月14日
刻苦求学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安汉(现四川南充)人,史学家。
陈寿自幼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母非常希望能把他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因此,不惜花费家资,特地在治西果山脚为他修建了读书之所——“万卷楼”,并聘请了当地名儒担任塾师。
他不辜负双亲的殷殷重望,尊师重道,勤学不辍,好问善思,学业不断精进。
大致在238~257年(蜀汉后主延熙中后期),他以其淳朴敦厚的品行和优秀的学业,告别父老,来到当时的蜀汉首都成都,进入全国最高学府太学学习。其时,名士秦宓的高脚弟子、蜀中大儒,西充国县人谯周,在成都担任蜀汉中央的典学从事,并亲自为太学生传道授业。谯周自然也就是陈寿的老师了。

万卷楼
在太学里,陈寿勤奋研治先秦儒家经典«尚书»和«春秋三传»,学习先代名主贤君的治民兴国之道。他尤其锐意于现代史,不厌其烦地精读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并旁及于先秦以来的各种典籍,常至夜阑人静仍独对孤灯,端坐在学堂里。谯周十分器重这位弟子,因此常常不辞疲困伴他夜读,为他答疑解惑。陈寿聪警敏识,凡读书不论如何艰深,都能过目而明了其宏旨要意,且擅长撰著,作文内容实在而文辞富艳。因此,他备受太学师生嘉赞,被喻为孔门七十二贤中工于文学的子游、子夏。
在太学完成了学业以后,陈寿开始进入了他的仕宦生涯。延熙末,他担任卫将军(属第二品,位次于三司)姜维的主簿,典领文书,办理日常军务。之后,他又先后调任蜀汉中央图书馆东观任秘书郎,和侍从皇帝、传达诏命的显职黄门散骑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