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后已

死而后已

刘恕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史学,献给了«资治通鉴»。熙宁三年(1070年)冬,司马光出守京兆,第二年改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一直退居洛阳,仍以书局自随。已告归南康的刘恕遥隶局中。为了与司马光面商修书事宜,于熙宁九年(1076年)不远千里,风尘仆仆前往洛阳。在南归途中,刘恕不幸遭母丧,悲痛欲绝,加上一路风寒,不久就得了风挛疾,右手足偏瘫。可病魔并不能夺去他著作史书的坚强意志。虽卧病在床,仍然“苦学如故,少闲,辄修书,病亟乃止”。除负责的«通鉴»长编未完稿外,原计划撰写的«通鉴后记»也没完成,便遗憾地去世了。

刘恕除协助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而外,还完成了«五代十国纪年»42卷,«包羲至周厉王疑年谱»、«共和至熙宁年略谱»各一卷,«资治通鉴外纪»10卷。其他著作都没有来得及写完,他就病死了。他害的是严重的风湿病,半身不遂,关节疼痛难忍;但还让家里人借来有关的书籍,校正、补充自己的著作,直到停止呼吸为止。这种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也是值得称赞的。

对于他的死,司马光感到非常痛惜,在为刘恕«通鉴外纪»定的序中,他叹道:“嗟乎!以道原之耿介,其不容于人、龃龉以没固宜,天何为复病而夭之耶?此益使痛惋惝恍而不能忘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