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先驱的征程》简介
《创业先驱的征程》这本书是由.欧阳开,程飞,匡光凯主编创作的,《创业先驱的征程》共有240章节
1
前言
成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在追逐成功的过程中,他们历经风雨,踏过坎坷,虔诚地向那个方向进发。但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越挫越勇,直至登上成功的顶峰;而有的人却会...
2
目录
目 录 前言 松下幸之助 第一章 创业前史 1.我的少年时代 诞 生 火盆店学徒 脚踏车店当学徒 父亲的训示 第一笔生意 父亲之死 2.电器事业的觉醒 辞 职 ...
3
松下幸之助
...
4
第一章 创业前史
...
5
1.我的少年时代
...
6
诞 生
从和歌山市,沿着关西县东行,约8公里有个村庄,地址是日本和歌山县海草郡和佐村千旦之木,是我的出生地。千旦之木是一棵树龄高达800年的老松树,“松下”这个姓就是这...
7
火盆店学徒
就这样,我从火盆店开始我的学徒生涯。这家火盆店是自制自销的店铺,我们都叫店主为老大。老大和两三个职员造好东西,摆在店面销售,有时也到顾客家去销售。 我的名份是学...
8
脚踏车店当学徒
我从2月起,到脚踏车店当学徒。 既然要做脚踏车店学徒,就得先学会骑脚踏车。我从第一天便开始学。但10岁的孩子个子矮,要正规地骑是不可能的。当时没有小孩专用的车子...
9
父亲的训示
我这样过着学徒生活,一面也学习做生意。父亲一定在心里期望我有朝一日出人头地。我小时候,大概肠子有毛病,常常大便在裤子里。有一次骑脚踏车出去办事,回程肚子开始痛,...
10
第一笔生意
我的勤勉不敢说是最优等,但我敢说在中等以上。这里可以举两三个例子来证明: 第一个例子是,来店里的客人,常常叫我去买香烟。我只好先把脏兮兮的手洗干净,跑到附近的香...
11
父亲之死
父亲不断地以他的爱鞭策着我。有一天,可悲的事发生了。1906年9月,父亲忽然生病,仅仅三天就去世了。母亲、姐姐和我的哀痛不言而喻,最使我幼小的心灵感到难过的是:...
12
2.电器事业的觉醒
...
13
辞 职
现在谈谈我的转业的经过,我从10岁到15岁的6年间,受老板和老板娘很多照顾,多少学会一点做生意的皮毛,也能给老板帮上一些忙,此后该是我报答主人的时机,老板对我也...
14
到大阪电灯公司做见习生
就这样,我离开了脚踏车店,转业做大阪电灯股份公司的内线员。 当时的电灯公司,还是民间的私人公司,社长是土居通夫。本来说好立刻要录用我的,可是不知道为了什么。10...
15
升为正式技工
在幸町营业所内线组服勤三个月之后,公司扩充,要在高津增设营业所,我被派去当那儿的内线员,同时由见习生升级为正式技工。那时候,因为是扩充时期,从见习生升级为正式工...
16
电气工人的回忆
工程中发生的事,实在不胜枚举,现在再提两件吧。 新世界通大阁的电灯工程,原先由建筑承包商一手承包,中途才请电灯公司援助。公司派了我们十四五人前去。那是大阪市特别...
17
上夜校补习
我从16岁到20岁结婚为止,一直在同事金山先生家寄宿。当时的寄宿费,大概是七八元每月,包含三餐。因为是同事的家,主妇又很亲切,所以住得很舒服。另一位同事芦田,也...
18
我的婚事
寄宿生活五年中,值得一提的事情还有不少,留待以后再说。现在,先谈谈我结婚的事。 父亲是我11岁,在五代商店当学徒时逝世的。母亲带着姐姐回到和歌山,过着小康生活。...
19
3.独立自营的决心
...
20
燃起创业雄心
1915年9月4日,我顺利举行结婚典礼,终于成为“社会人”了。不过,我并不怎么感到“社会人”的责任,只不过是过了一阵子如梦似幻的生活。唯一令我感到不安的是:我没...
21
开始制造电灯插座
好啦,现在要开始制造插座了。可是这时候我身边的资本,只有服务7年的退职慰劳金——40天的薪水,以当时日薪83分计算,合计是33元20分,加上退休准备金42元,总...
22
苦心制作无法销售
可是,合成物的调和法,始终做不好。这件事使我们感到很头痛。我们做了很多实验,也到制造工厂附近的地上拣了一些废品回来研究,但都不成功。 就在不知如何是好之际,我们...
23
第一张订单
这样拖下去,年关快到了,没有收入,改良工作因为资金关系,不能顺利进行。在这种状况下,进入12月之后,竟很意外地接到了A电器商会的通知:需要1000个电风扇底盘。...
24
第二章 创业朝代
...
25
1.搬到大开路
...
26
开始制作附属插头
大开路的房子,二楼有两间,楼下有三间,前院有六坪,将来可以盖个小屋。我搬来后立刻把全部地板拆开,改成工厂,留下二楼作住家。新房子比上次的大三倍,又在马路旁,当作...
27
工作的苦乐
从1917年到1918年,以双灯插座跟附属插头为中心,川北的电扇底盘也继续承制,生意上一帆风顺,工厂愈来愈充实。 关于工厂的设备,有些地方,现在想起来很可笑。把...
28
两三个回想
搬到大开路工厂之后不久,西边隔壁两间有人搬来。 “是做什么的?”我正在想着,看到他们也跟我们一样,叫工人拆地板。 “开什么店?”听说好像是电器厂。 “这就奇怪啦...
29
东京设置联络处
从1919年年底到1920年年初,产业界的发展达到最高潮,每家工厂都是增产再增产,要找人手很困难。 松下也一样,虽然员工只有20人左右,也让我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找...
30
“步一会”的诞生
欧战结束,紧跟着吹起了大不景气的狂风。财经界每况愈下,物价暴跌,金属尤然,工厂经营吃紧,情况很惨。产业界更是内忧外患交相夹攻,以停战为关键,短短期间内,一切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