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所奠定的摹仿论,到启蒙主义时代狄德罗把这种摹仿论发展到现实主义,再到20世纪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把现实主义戏剧理论推向高潮并终结,20世纪现代主义剧场理论,则开始反叛这个雄霸西方剧坛两千多年的戏剧传统。所以,如果把20世纪之前的戏剧理论称为亚里士多德戏剧传统,那么20世纪的现代主义戏剧理论,可以称为反亚里士多德或非亚里士多德戏剧传统;如果说亚里士多德戏剧传统的基础是剧本中心和摹仿论,那么反亚里士多德戏剧传统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反剧本中心和反摹仿论。从剧本中心到表演中心,从摹仿到跨文化主义,是20世纪剧场变革最主要的线索。不管是传统还是反传统,西方戏剧理论构成了一个强大的思想传统。这个传统是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西方戏剧家,特别是20世纪的实验戏剧大师们,他们不仅思考戏剧问题,而且思考文化的问题、人的问题。“何谓戏剧”其实是一个“何谓人”的问题。“现代戏剧”的建构根本上是“现代人”建构的问题。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梅耶荷德、科伯、阿尔托、布莱希特、格洛托夫斯基、彼得·布鲁克、尤金尼奥·巴尔巴等,他们对自己的期待不仅仅是一个戏剧人,还是担负着文化与文明的反思与重建使命的知识分子。不管他们的抱负在剧场内外实现了多少,他们都是西方最优秀和最有探索性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思考和探索不仅走在世界舞台革新的前沿,而且走在各种艺术和理论的前沿。
20世纪戏剧处于不断反叛、变革和创新之中,其中又以表导演理论最为丰富。本书重点研究20世纪探索剧场理论,特别是表导演理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既是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集大成者,又是20世纪现代主义剧场理论的伟大起点。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梅耶荷德、科伯、阿尔托、布莱希特、格洛托夫斯基、彼得·布鲁克到尤金尼奥·巴尔巴等人的戏剧探索与创新中,本书试图理清现代戏剧理论的内在逻辑和思想脉络。为此,笔者对20世纪剧场变革理论,特别是表导演理论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从中发现四条主要的发展线索及其观念转型:一、从幻觉剧场到反幻觉剧场;二、从剧本中心到表演中心;三、从艺术表演到文化仪式;四、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戏剧。这基本上可以揭示20世纪剧场变革运动的思想轨迹。以下就从这四个方面概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