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结语

20世纪世界剧场处在不断变革创新之中,特别是全球化语境下,东西方戏剧的相遇与交汇,非常具有探索性和理论价值。本书重点选择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梅耶荷德、科伯、阿尔托、布莱希特、格洛托夫斯基、彼得·布鲁克和尤金尼奥·巴尔巴等戏剧大师的探索剧场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选择的理由首先在于无论走什么路径,他们确实作出了实验性、突破性的贡献;其次,具有相对完整的理论探索和思考,特别是新世纪还应该继续关注的戏剧实践和论述,文献则包括论著、演讲、宣言、对话、访谈、传记、书信、文件等。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梳理和问题分析,试图对每一位戏剧大师的剧场理论都能做到较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从而使问题研究具有厚实的基础,理论阐发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同时,特别注重对20世纪探索剧场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和整体性思考,发现并阐明各种戏剧革新、戏剧流派之间或继承或反叛的关系,以至如何形成新的戏剧传统,正所谓“真正的传统精神就是反传统”(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具》)。历经细致研究与理论概括,本书找到了20世纪探索剧场四条主要的发展线索及其观念转型:一、从幻觉剧场到反幻觉剧场;二、从剧本中心到表演中心;三、从艺术表演到文化仪式;四、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戏剧。本书以此为框架,厘清了一个世纪里剧场理论大致的发展脉络,其中贯穿的重点在于表演中心的确立,以及从摹仿主义走向跨文化主义。由此,本书对20世纪表导演理论与实践的关注和研究,可谓作出了自己的专业努力与拓展。

本书主要关注的是20世纪探索剧场对传统戏剧进行变革的理论,即每一位戏剧大师最富有独创性的理论贡献。作为一种变革视角研究,主要不在于全面地复述和展示理论体系和方法本身,而在于分析和讨论他们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什么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乃至放在20世纪的理论视野中,甚至西方戏剧传统中,他们的探索和实验改变了什么和创造了什么。这一切也就决定了他们在戏剧史上的真正位置和声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书认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不仅是现实主义剧场理论的高潮和终结,而且是现代主义剧场理论的伟大起点。阿尔托是个关节性人物,世界的戏剧在他之前与在他之后是不一样的。20世纪戏剧的主要变革:反幻觉剧场,反剧本中心,从表演到仪式,以及从摹仿到跨文化戏剧,阿尔托无一不是最彻底的反叛者与创新者,他的戏剧理论虽然不太多,戏剧实践则更少,但他提出的问题最多,他的预言也最能够撼动西方戏剧传统的基础。作为先知和预言家,阿尔托是20世纪最重要的戏剧思想家。格洛托夫斯基创造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之后戏剧理论的又一高峰,他的“质朴戏剧”追寻纯戏剧的观念,把戏剧表演的发展推向了极致,直至走出剧场,对现代人的身体与精神进行了普遍深刻的探索。其他各位戏剧大家,如梅耶荷德、科伯、布莱希特、彼得·布鲁克和尤金尼奥·巴尔巴都各自作出独特的、不可磨灭而令人肃然起敬的历史贡献。尤其是巴尔巴的著述和实验颇为丰富,不仅在理论上努力使表演科学化,而且在实践上努力使戏剧仪式化和跨文化,成为20世纪下半叶戏剧人类学最重要的代表。

事实上,20世纪卓有成就的探索剧场理论家何止本书所涉及的这几位,他们只是其中的一些较有代表性,而任何人谈及20世纪剧场变革无法绕开的人物。另一方面,应该注意的是,本书所关注的主要是20世纪现代、后现代主义戏剧、富有社会理想和乌托邦想象的探索剧场一脉。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前赴后继的探索与创新运动,但也只是世界戏剧的一个部分,甚至可能是一个小众的部分,大量主流和商业剧场仍然因袭着传统。但是,这代表少数的探索剧场对于戏剧的变革意义却是极为重大的,它重新思考了何为戏剧,也就是何为人的问题;而“现代戏剧”的建构,就是“现代人”的建构。因此,现代戏剧的演变和现代人文的探索,可谓密切相关之一体两面。

最后,无论就本书重点研究的探索剧场而言,还是放眼所及整个世界剧场更多的理论和实践,我们不能不赞叹戏剧作为最古老而又最年轻的艺术,源远流长,根深叶茂,还有远为丰富的理论宝藏有待更进一步开掘与借鉴。因此,本书纵然长篇大论,滔滔不绝,以尽一己之力,但仍觉言犹未尽,甚至挂一漏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