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国的并吞与逐君杀君(上)

一 封国的并吞与逐君杀君(上)

周王朝所属封国,到底有多少,没有人知道。仅在末期,只就有记载的而言,就有一百七十余国。这些封国除了国王下令撤销,或子孙断绝自然消灭外,永不会灭亡。然而上世纪(前八)时,胡国却亡于郑国。进入本世纪(前七),强大的封国更大批并吞无力自卫的一些相邻的小封国,诸如:

一、齐国并吞——谭国(山东章丘),郕国(山东宁阳),鄣国(山东东平东障城乡),阳国(山东沂南),纪国(山东寿光南纪台村),遂国(山东肥城西南),宿国(山东东平东)。

二、晋国并吞——霍国(山西霍州),魏国(山西芮城),耿国(山西河津),虢国(河南三门峡),樊国(河南济源),虞国(山西平陆)。

三、狄部落并吞——卫国(河南淇县,不久迁于漕邑,即河南滑县复国,后再迁楚丘,即河南滑县东,不久又迁于帝丘,即河南濮阳),温国(河南温县),邢国(河北邢台,不久迁于夷仪,即山东聊城复国)。

四、秦国并吞——西虢国(陕西宝鸡),梁国(陕西韩城),芮国(陕西大荔),滑国(河南偃师东南),鄀国(河南淅川。不久于上鄀,即湖北钟祥西北复国),蜀国(四川成都)。

五、楚王国并吞——息国(河南息县),弦国(河南息县南),黄国(河南潢川),夔国(湖北秭归),江国(河南正阳南),六国(安徽六安),庸国(湖北竹山),巴国(四川重庆),申国(河南南阳),吕国(河南南阳北),宗国(安徽庐江),蓼国(河南固始东北),舒国(安徽庐江西南),舒蓼国(安徽舒城南),邓国(湖北襄樊北)。

六、邾国并吞——须句国(山东东平西须句城,不久复国)。

七、卫国并吞——邢国(山东聊城)。

八、鲁国并吞——项国(河南沈丘),须句国(山东东平西须句城),戎国(山东曹县西北)。

一百七十余封国,大部分太小和太不重要。它们有些仅只在史料上出现一次或数次,便如石沉大海。所以事实上,只有下列十一个封国和一个王国,在春秋时代扮演重要角色:

一、晋国首府鄂邑(山西乡宁),稍后迁至绛城(山西翼城)

二、齐国首府临淄(山东淄博东临淄镇)

三、秦国首府平阳(陕西宝鸡东),稍后迁至雍邑(陕西凤翔)

四、郑国首府新郑(河南新郑)

五、宋国首府商丘(河南商丘)

六、鲁国首府曲阜(山东曲阜)

七、卫国首府帝丘(河南濮阳)

八、陈国首府宛丘(河南淮阳)

九、蔡国首府上蔡(河南上蔡)

十、曹国首府陶丘(山东定陶)

十一、许国首府许丘(河南许昌)

十二、楚王国首都枝江(湖北秭归),稍后迁至郢都(湖北江陵)

从前的封国,只不过仅有一个城市或一个村落。本世纪(前七)开始后,疆域膨胀,所拥有的城市和村落渐多,各封国才有首府的建立,逐步向独立王国迈进。

封国间的互相并吞和封国国内因之引起的紧张情势,使本世纪(前七)就发生了四十余起逐君杀君的事件。我们不能一一叙述,只把它列为下表,代替说明。

——表中所称“公子”,是指封国国君的儿子,所称“王子”,是指王国国王的儿子。不过并不一定是指现任国君国王的儿子,他可能是前任国君国王的儿子或几代之前某一位国君国王的后裔;所谓“公子”“王子”,只是表示他的贵族身份。

头十年

年份:前698

国别:秦国

事变:诸大臣使强盗袭杀国君嬴出子(秦出公)。(不知道什么原因。)

年份:前697

国别:郑国

事变:大臣祭仲逐国君姬突(郑厉公),迎立上世纪(前八)被罢黜的国君姬忽(郑昭公)复位。(姬突上世纪好容易爬上宝座,他不但不感谢祭仲,反而嫌他专权,打算杀祭仲,他不是老奸巨猾的祭仲的对手。)

年份:前696

国别:卫国

事变:诸公子逐国君卫朔(卫惠公),立他的弟弟卫黔牟。(卫朔是新台事件的幼子,为贵族们所不容。)

年份:前695

国别:郑国

事变:大臣高渠弥杀国君姬忽,立他的弟弟姬亹。(姬忽太庸碌了,他没有从打击中学到一点东西。)

年份:前694

国别:鲁国

事变:国君姬允(鲁桓公)赴齐国,被齐国国君姜诸儿暗杀。(这又是一件宫廷丑闻,下一节我们将谈到它。)

年份:前694

国别:郑国

事变:国君姬亹应邀到齐国开会,被齐国国君姜诸儿杀掉。(姜诸儿宣称,为了主持正义,对弑君的人,必须惩处。)

一十年代

年份:前688

国别:卫国

事变:齐、宋、陈、蔡、鲁五国联军强送前任国君卫朔返国复位,现任国君卫黔牟逃亡。

年份:前686

国别:齐国

事变:将领连称杀国君姜诸儿,立公子姜无知。(连称是边防军司令,驻防期满而姜诸儿拒绝履行自己的诺言把他们调回,宣称国君有权做任何决定,下一节我们也将谈到它。)

年份:前685

国别:齐国

事变:大臣雍廪杀国君姜无知,立公子姜小白(齐桓公)。(去年动乱的延续。)

年份:前684

国别:蔡国

事变:楚王国掳蔡国国君蔡献舞(蔡哀侯),不久又释放。(这是有名的“息夫人”的故事,蔡献舞对美丽的小姨息夫人无礼,息国国君乃跟楚王国结盟,设计掳蔡献舞报复。蔡献舞即向楚王芈熊赀[楚文王]极力称赞息夫人美貌绝伦,楚遂灭息国,掳息夫人而去。)

年份:前682

国别:宋国

事变:大将南宫万杀国君子捷,立公子子游。诸公子又杀子游,立公子子御说。(子捷跟南宫万原是好友,南宫万曾被郑国俘虏,子捷嘲笑他是囚徒,严重地伤害了南宫万的自尊,激起杀机。)

二十年代

年份:前680

国别:郑国

事变:大臣傅瑕杀国君姬婴,迎立头十年被罢黜的姬突(郑厉公)复位。(姬突原用贿赂买通傅瑕,复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傅瑕杀掉。)

年份:前679

国别:晋国

事变:公子姬称(晋武公)起兵攻杀国君姬湣,自立。(姬称自祖父起,经五十余年的奋斗,终于篡夺到政权。)

年份:前675

国别:周王国

事变:王子姬颓起兵逐国王姬阆(周惠王),自立。(卫国、南燕国[河南延津],帮助姬颓。)

年份:前673

国别:周王国

事变:郑、虢两国联军攻杀现任国王姬颓,迎立被罢黜的前任国王姬阆复位。

年份:前672

国别:楚王国

事变:王子芈熊頵(楚成王)杀国王芈熊艰,自立。(二人本是兄弟,当哥哥的企图杀弟弟,反被弟弟先行下手。)

三十年代

年份:前662

国别:鲁国

事变:公子姬庆父杀国君姬般,立姬般的弟弟姬启(鲁闵公)。(姬庆父是姬般、姬启的叔父。)

四十年代

年份:前660

国别:鲁国

事变:公子姬庆父又杀国君姬启。(姬庆父最后的目的是坐上宝座,但他连弑二君,做得太过火了,以致触怒全体贵族,只好逃亡。)

年份:前660

国别:卫国

事变:狄部落攻杀国君卫赤。(卫赤养有庞大鹤群,每只都有优厚的俸禄。狄军来攻时,人民和武装部队一哄而散。)

年份:前656

国别:蔡国

事变:齐国掳蔡国国君蔡肸(蔡穆侯),不久又释放。(齐国国君姜小白[齐桓公]的宠妃蔡姬,是蔡国女儿,一次发生口角,把她送回,蔡国迫不及待地就把她另行嫁人,姜小白怒不可遏,乘远征楚王国之便,顺便报仇。)

年份:前651

国别:晋国

事变:大臣里克杀国君姬奚齐,姬奚齐的弟弟姬卓子继位。里克再杀姬卓子,迎立公子姬夷吾(晋惠公)。(里克连弑二君,目的就是迎立姬夷吾,他的情形跟卫国的傅瑕不同,但结果相同,姬夷吾一上台便翻脸告诉他:“当你的国君太危险了。”里克只好自杀。在第四节时,我们会再谈到。)

五十年代

年份:前645

国别:晋国

事变:秦国掳晋国国君姬夷吾,不久又释放。

年份:前643

国别:齐国

事变:诸公子起兵互斗,国君姜小白饿死,他的儿子姜无亏继位。

年份:前642

国别:齐国

事变:贵族们杀国君姜无亏,迎立前太子姜昭(齐孝公)。(齐国这才算安定下来。)

年份:前641

国别:滕国

事变:国君姬婴齐到曹国会盟,迟到,宋国予以囚禁,不久又释放。(宋国国君子滋甫[宋襄公]打算称霸,用此展示他的威风。)

年份:前641

国别:鄫国

事变:国君到曹国会盟,宋国把他绑到次睢之社(山东临沂)杀掉祭天。(我们不知道他的罪状,同是封国,子滋甫却把别的国君像猪一样宰掉,国际社会的形态,可一目了然。)

六十年代

年份:前639

国别:宋国

事变:国君子滋甫到孟邑(河南睢县)会盟,楚王国把他囚禁,半年后才释放。(子滋甫是一个凶恶的笨伯,这一次形势恰恰翻了过来,楚王国就在会场上把他逮捕。)

年份:前636

国别:晋国

事变:公子姬重耳(晋文公)杀国君姬圉,自立。(参考第四节。)

年份:前636

国别:周王国

事变:王子姬带逐国王姬郑(周襄王),自立。(这又是一件宫廷丑闻,姬带是姬郑的弟弟,弟弟跟嫂嫂王后私通,姬郑把王后囚禁,姬带就采取军事行动。)

年份:前635

国别:周王国

事变:前任国王姬郑得晋国大军相助,攻杀现任国王姬带,复位。

年份:前632

国别:曹国

事变:晋国掳曹国国君曹襄,不久又释放。(晋楚争霸中城濮之役的前奏。)

年份:前632

国别:卫国

事变:晋国攻卫,卫国国君卫郑(卫成公)出奔楚王国,命他的弟弟卫武继位乞和。晋命卫郑返国,卫郑却射杀卫武,复位。晋国掳卫郑,立公子卫瑕。(这是城濮之役前后国际纵横捭阖的大事件之一。)

七十年代

年份:前630

国别:卫国

事变:前任国君卫郑再返国,杀现任国君卫瑕,复位,首府迁往帝丘(河南濮阳)。(卫郑是一个典型恶棍,但他的谋略和贿赂使他胜利,终于摆脱晋国的盛怒。)

年份:前626

国别:楚王国

事变:太子芈商臣(楚穆王)杀他的父亲现任国王芈熊頵,自立。(老爹打算废掉芈商臣而另立幼子当太子,密谋泄露,芈商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弑父的君王。)

八十年代

年份:前620

国别:宋国

事变:诸公子杀国君子御,立公子子杵臼(宋昭公)。(宋国国君子王君逝世,他的弟弟子御把太子杀掉,自立,贵族们不接受这种篡夺。)

年份:前613

国别:齐国

事变:公子姜商人(齐懿公)杀国君姜舍,自立。(齐国国君姜潘逝世,儿子姜舍继位,姜潘的弟弟姜商人把侄儿杀掉,自坐宝座,他的篡夺完全成功。)

年份:前611

国别:宋国

事变:祖母王姬,杀她的孙儿国君子杵臼,立他的弟弟子鲍(宋文公)。(子杵臼过度荒唐,咎由自取。)

九十年代

年份:前609

国别:齐国

事变:大臣杀国君姜商人,立公子姜元(齐惠公)。(姜商人凶暴,众叛亲离。)

年份:前609

国别:莒国

事变:太子己仆杀他的父亲现任国君己庶其,后逃亡鲁国。贵族立公子己季侘。(己庶其宠爱幼子己季佗,又对国人无礼。)

年份:前607

国别:晋国

事变:大臣赵穿杀国君姬夷皋(晋灵公),立公子姬黑臀(晋成公)。(姬夷皋是春秋时代最大的暴君,当他想杀宰相赵盾时,赵盾的侄儿赵穿先行动手。)

年份:前605

国别:郑国

事变:公子姬宋杀国君姬夷(郑灵公),立公子姬坚(郑襄公)。(这是有名的“食指大动”故事。姬宋每食指动时,必尝异味,当他觐见姬夷时,食指大动,恰巧姬夷在吃异味鼋肉,姬宋以为会请他吃,姬夷故意不给,用以表示所谓食指大动并不灵验。姬宋大怒,伸手到锅子里沾起肉汁尝一下,扬长而去。姬夷也大怒,准备杀他,结果反断送残生。)

现在,我们可以看出封国统治者的恐慌之情,他们不但面临随时被邻国并吞的威胁,也面临随时被国内反抗力量赶走和杀掉的威胁。国王和中央政府既无力维持旧有的秩序,它的那些礼教因之也不能发生拘束的作用。现实的现象是,无论国际社会或国内社会,力量决定一切。

封国统治者都渴望有一位主持正义的英雄人物出现。他们所谓的正义,当然是指保护现存的封国不再被并吞和保护他们自己不再被逐被杀。于是一些野心勃勃的国君开始往这个目标奋斗,而且脱颖而出。他们并不希望建立自己的王朝,也不希望统一中国,只是希望建立霸权,成为一个霸主,诸封国以他的马首是瞻,就大大地心满意足了。在这种霸权政治形态之下,霸主代替周王朝国王和中央政府的地位。封国本应朝见国王的,现在改为朝见霸主。本应向国王进贡的,现在改为向霸主进贡。纠纷争执本应请国王审理的,现在改请霸主审理。受侵略时本应向国王控诉求救的,现在改向霸主控诉求救。霸主唯一的依靠是武力而不是法理,所以职位不能世袭。武力衰弱时,霸权转移,霸主资格即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