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节目播音

七、主持人节目播音

“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是众多节目中的一种形式。这一节目形式中,主持节目的人就是节目主持人。节目主持人是节目(或栏目)的出声、出面的组织、驾驭者,以有声语言为主干或主线。要以真实的、比较稳定的身份为听众、观众服务。”[6]主持人节目播音是“以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在固定的广播、电视栏目或节目中对听众、观众进行的播音创作活动”[7]

主持人节目播音,要求主持人应具有较高的理解力、组织力、创造力,较深的文化功底,较强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主持人播音的语言应规范,用气发声、吐字归音应训练有素。要懂得和善于运用有声语言的各种表达规律和方法。主持人语言以交谈、评述式为主,要质朴、热情、亲切、自然。主持人语言及形象要有鲜明的个性,但不是角色的扮演,不同于电影、戏剧中的人物塑造。是个性化的语言,不是角色化的语言。

主持人语言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节目质量和主持水平。主持人语言功力应包括: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

主持人无稿播音能力是指运用口语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口语能力是主持人综合能力的体现。“一次口语过程,意味着一次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过程。首先说话要有动机,它指大脑思维的蕴蓄阶段,一般称为内部言语,即动机、意向。大脑为了将动机、意向更加明晰,而迅速选择合适的词语,并把它们组织成句子,这些句子被一定的语法规则组织起来,然后迅速通过发声器官表达出来,成为外部语言。一次口语表达就这样完成了。”[8]主持人口语能力包括内部言语生发能力、语言快速组合能力、有声语言表达能力等。内部言语生发组织能力是指在临场发挥中即兴产生的动机、意向,也称语言信息点。主持人应具有捕捉这些信息点的敏感和能力。“这些信息点是压缩的、微小的,主持人此时要在短暂的时间里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以及生发想象。从而初步形成较为连续的、单向的意义排列。也就是语言的最初原始形态。它是连续的、成串的词组,带有一定意义的内部言语。”[9]这些内部言语有了一定的主题想法和片段、松散的语言组合基础,还须具有语言快速组合能力,将其扩展、充实、放大成一定的句式表达出来。在扩展过程中,又会受到环境、对象、词汇储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内容不断丰富、展开。语言表达能力是内部语言的外部表现,是指把内部语言经过快速组合后成为连贯的意思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包括语音是否准确、声音是否清晰、内外部技巧运用是否得当。

主持人语言表达是在一定的时空内进行,这一时空主要有语言表达的语境和所处的时空环境。语境和时空环境应是动态的。主持人语言表达应主动适应这种运动着的语境和时空环境。

在即兴表达时,主持人要注意认真倾听对方谈话,注意捕捉话题,根据现场变化灵活处理,借助现场情景气氛调整变换言语方式,围绕中心话题及时选取组织材料。

有稿、脱稿形式的主持人播音,要求主持人把文字稿件转化为“自己要说的话”的口语形式。准备提纲时,应将一些数据、名称、主要观点记下来,以保证其表达的逻辑性和其内容事实的周密、严谨。

在具体主持技巧上,主持人应注意把握话题,了解结构,把握受众心理,语言表达用词用语恰切,力求精练,尽量减少信息损耗,克服信息冗余。应注意把握节目主持语言个性化、交谈式的特点,注意体现出节目主持的整体性、接近性、主动性和情感性特征。使节目主持人的播音语言创作真诚、平等、切境、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