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初期指南:少即是多

第1节 初期指南:少即是多

简单是终极的复杂。

——达?芬奇

“自律100天计划”中包括:“每日必做事项”“每日计划事项”“每日挑战事项”“每日小确幸事项”“每日时间事项”“每日原则事项”……或许你看到这个清单,就产生了畏难心理。其实,作为“自律100天”计划的初期践行者,刚开始千万不要做这么多项目。

一、复杂可能是隐患

如果自律计划一开启就设定如此复杂的项目,那么极有可能为自己埋下进行不下去的隐患。因为复杂会给我们带来负担,最终导致“自律100天”计划半途而废。

我们想要完成更多的项目,初衷一定是希望让自己更快地改变,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目标。然而“欲速则不达”,规划做得过于完美,你可能最终会不堪重负而被迫中止。

1870年9月6日,英国皇家海军“船长”号铁甲舰,第一次航行就在比斯开湾遇到风暴沉没了,船上475人全部遇难。这样一艘在当时最先进的军舰,为什么如此“弱不禁风”呢?

事故调查发现以下原因:首先,它用蒸汽机作为动力,但同时又加了风帆桅杆,这就是累赘,反而增加了军舰的自重。

其次,整个军舰建造的每一道工序上,工人唯恐用料不足,每个环节要多加个螺丝钉,多一两半两不要紧,但是累积下来数据就惊人了。军舰完工后,船的整体重量比设计重量多出了747吨。尤其是舰体上部过重,导致重心上移,容易发生倾覆。

当风暴来临,这艘号称当时最先进的铁甲舰,就这么沉了。

“船长”号铁甲舰

从此以后,蒸汽机动力的军舰都取消了风帆设备,只留下一根桅杆来发信号;每一个零件都必须严格采用设计要求的重量。因为血的教训告诉我们,过于复杂和多并不能带来完美,反而是隐患和负担。

在践行初期,我们要考虑让“自律100天”计划设计得简单易行。我曾经在辅导学员的时候,让他们把每天必做的运动设计为“跳绳1分钟”的简单事项,把必做的笔记设计为摘录“有价值的一句话”。

初期阶段,一定要把自己每日必做的事项设计为简单到不用大脑思考,容易到不用意志来坚持。

二、奥卡姆剃刀原理

奥卡姆剃刀原理( Occam's Razor,Ockham's Razor)由14世纪英格兰的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of Occam)提出。这个原理提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正如他在《箴言书注》所说:“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

我们期待通过“自律100天”计划让自己拥有更自律的人生,即让自己能够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去做一些对未来有价值的事情。其实,关键是养成习惯,养成习惯就应该从最简单入手。

在初期阶段,我用每天回家擦鞋底这件事来开启自律计划,有的学员用每天写一张字帖开启自律计划,有的朋友用每天记得涂口红开启自律计划……

刚开始,选择一件简单事情就可以了。当这件事情已经成为习惯后,再根据目标来增加其他项目。

我从开始执行第一个100天项目起,每开启一个新的100天计划项目就会增加一个项目。每次增加(新)项目都用奥卡姆剃刀原则警醒自己: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三、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

初期执行“自律100天”计划,无论是选择项目还是选择打卡的方式,都是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

“少即是多( Lessis more)”由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在初期阶段我们要依据“少即是多”的原则进行项目和打卡方式的选择:

1.从当下这一天作为“自律100天”的第一天开始记录,按照1/100的格式开始记录。

2.从当下能做的一件小事作为“每日必做事项”开始记录、拍照,并选择一种打卡方式。

3.从用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一句话开始记录、拍照,并选择一种打卡方式。

四、简单的力量

现代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曾说过,年轻医生在职业刚开始时,治一种病用20种药;年长医生在职业生涯要结束时,则用一种药治20种病。这句话虽有点夸张,但本意是告诉医生,要想精进,更多时候需要做减法。

这句话不仅适合医生,也适合我们大多数人。在开始的时候,我们会以为给自己安排很多的事情才可以养成自律的习惯,从而实现目标。其实,执行“自律100天”计划,我们能感受到,即使只是把最简单的一件小事持续做100天,人生也会发生变化。

据说柏拉图就是通过持续做一件简单的事情而让自己成为苏格拉底的学生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思想深邃,思维敏捷,关爱众生又为人谦和。许多青年慕名前来向他学习,听从他的教导,都期望成为像他那样有智慧的人。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天赋极高,天资聪颖者济济一堂。大家都希望自己能脱颖而出,成为苏格拉底的继承者。

一次苏格拉底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都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

不到的?

第二天,苏格拉底问学生:“谁昨天甩胳膊300下?做到的人请举手!”几十名学生都哗哗地举起手,一个不落。苏格拉底点头。一周后,苏格拉底如前所问,有一大半学生举手。过了一个月后,苏格拉底问学生:“哪些学生坚持了?”有九成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

一年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古希腊另一位伟大哲学家——柏拉图。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哲学并创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培养出了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在项目初期阶段,遵循“少即是多”这一原则,持续地把简单的事情做够100天。只要有开始,就会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