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好”是世界上最不可信的话
05 “为你好”是世界上最不可信的话
为了拥有自信心,找到真正的人生,有时候不得不与最亲近的人、最重视的人短暂地切割关系。
像是把你当成宝贝的父母。但这并不是要你断了联络,变得行踪不明,而是“把父母根植在你心中的思考习惯忘记”。一个人无法提升自我、拥有自信心,原因很可能就出在父母身上,对父母的“消极服从”,限制了你的行动。
“不可能那么顺利。”
“这世道没那么好混。”
“你不可能会做。”
“没有前例。”
“最重要的就是认真。”
我们脑中没有反抗父母的思考路线,所以不敢说“NO”。于是,不知不觉中,便踏进了“鸟笼人生”。
为什么父母会给我们那么大的牵制呢?
那是因为他们担心你,但其实他们并没有恶意。
那是他们从自己的人生经验,竭尽心思想出来的建议。
他们害怕“超过自己想象的行动或思考”,也无法理解想象外的任何事物。因此,父母的建议大部分并不是“为了你好”,而是“为了父母(自己)好”。如果乖乖听从建议,父母会很高兴。但是那有什么意义呢?请快快从“父母满意”的操纵中逃脱吧。
此外,父母还会为了消除自己的自卑感,或是无法割舍对孩子的依赖,而不断地扯你后腿。我自己也有同样的经验。父母对我的态度永远是纠正、责备。只要一开口,不由分说就是:“那样不行。”做了稍微跟别人不同的事,就叫我“请你认真一点!”。当我标新立异或表现幽默,就叫我“要有礼貌、要有教养”。当我谈到梦想,他们又说:“人生没那么简单!”当我想要挑战时,他们又挫我志气:“踏踏实实最重要”。连续失败几次的话,又说:“不如放弃好了。”也不问我的意见就让我摇白旗。
当初若是没有反抗父母的话将会怎样呢?想到这,我不禁背脊发凉,因为我一定会成为一个从不挑战、片面决定事情、“眼光如豆”“脑袋僵硬、令人遗憾的大人”。到最后,我可能还会把这乏味的人生归咎于父母。也许还会做出有点越轨的事,让父母亲友难过,最后还让他们来收拾烂摊子。
遇到重大决定时,请与父母完全切割,自己决定,独自完成。等到拿出成绩后,再向父母报告,从善意的出发点为自己争一口气。
这是获得自信的方法。如果对父母的指责、唠叨全都唯命是从,那就不可能成功。
或许有些人有着无法拒绝父母的苦衷吧。也有人因为某种原因无法抗拒。但是,为了自己好,我希望各位还是尽可能以自己的想法决定、挑战,虽然偶尔失败,但有一天一定会成功,到时再向父母禀告自己的成长,从善意的角度告诉他们“超出预测的结果”。
一座古寺里有一位年轻的住持(三十五岁)。年少时,他一再与父亲,也就是前一代住持产生冲突,为寺庙多次举办具有崭新现代风格的活动。他打破继承自父亲的“型”,同时,自己也破茧而出。到了三十岁,才第一次体验到“自己背负着创新的招牌,自己担负起办活动的责任”。以前,不论什么事,他都是站在“参与协助”的角色,但后来他破“壳”而出,展现了自己的创意。这位年轻的住持越来越有自信,而接下来,就该轮到你了。
※ 有自信的人,可以偶尔脱离父母的训诲,独立行动。
※ 没自信的人,无法逃离“父母自我满足”的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