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社会缔结长期合约,成为更好的自己
08 与社会缔结长期合约,成为更好的自己
有个名词叫回避风险,意思就是分散未来的风险。因为这是个不停变化的时代,我们确实需要这种思考方式。说得过分一点,就和“随时准备逃遁之道”是一样的意思。
如果想要得到自信,建议你“与社会签订长期的信用合约”。比方说,背负房贷就是其中之一。从银行那里借钱,付贷款购买房屋。
为什么背负房贷会与自信心有关呢?
因为“它意味着你与社会缔结了一份逃不掉的合约”。
从银行获得数千万日元的借款,需要社会上的信用。若不是就职于企业、从事工作期间,很难通过审查。或者,如果是一位公司经营者,他基本上必须达成三期以上的营业黑字,公司也必须在无赤字的状态。只有凭借你努力取得的社会信用,才可能签订这份“合约”。
万一滞纳还款,“家”就可能被收走。在经济上、精神上都是一大打击。
我在向公司辞职前,买下了一栋三层楼的住宅,规划把一楼当成办公室,二楼和三楼作为住房。独立创业的话,只要事业业绩不理想,就不知道何时才可能贷到购屋款。
不过,一旦贷款买屋,就算有一天我死了,也可以留给家人一个遮风避雨的城堡。它的结构简单,寿险的给付就可清偿房屋贷款余额。我们的家,就会保留下来。
这意味着,我就算抱着必死决心拼命工作也没关系。若真有万一,也能留下想留的东西。这让一家之主的我感到踏实放心。
当时我已经想好,若是事业上有什么问题,我也有着去当粗工或打零工的心理准备。因为每个月只要能准时付款,这件资产就不会被没收。
我抱着把自己当供品的心态,拼上性命买下了这房子。
“拥有自己的城堡”给我带来极大的自信。
我因为背着这个风险,也产生了强烈的劳动动力。毕竟房子再小,也是总公司大楼。它牢牢地扎根在那里,证明着我的努力。
向公司辞职前夕背起房贷的心情,我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虽然相当沉重,但均摊到每个月,绝对不是付不起的金额。但我向银行贷的款,要付好多年才能付清。在这个负担下,仿佛全身都能感受到深不见底的反弹,仿佛我与“社会”紧扣彼此、互相推挤般,是一种绝对逃不了的关系。
如果付不出钱来,社会的信用、家人的信任,以及房子都会荡然无存。这种状况让我感到既荒谬又充实。
家是你的财产,你只不过向银行借钱而已。但是借着贷款,我变成一家小公司的老板,让家人有地方安顿。以至几十年来,我都能拥有养一家人的自傲。而这份自傲,更成为人生在世的一大自信。
当然,若是从金钱的角度来辩论“租房比较好,还是买房比较好?”的话,则各有优缺点。
不过,还有其他与社会订立长期信用计划的方法。像结婚也是其中之一。结下一辈子的承诺,连同命运一起交给对方,互相成为配偶。经营家庭,养育下一代。这种“一生契约”是怀着应付心态的人无法完成的。结婚生子,可以说正是获得自信的“社会型长期信用合约”。
※ 有自信的人,许下一生才能完成的大承诺,并且切实遵守。
※ 没自信的人,无法与社会订下长期信用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