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北京、上海等城市向国际水平看齐,率先建立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为全国做出表率。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硬件软件一起抓,引导约束相结合,让垃圾分类新时尚进一步深入人心。如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经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201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们国家第四部规范生活垃圾的省一级地方性法规,也是我国第一部由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规范地方生活垃圾管理的法规,具有很强的引领和示范意义,既能管当下,也能管长远。2019年上海将力争以基本完成生活垃圾全程体系为目标,实现全市16个区域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生活垃圾分类是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末端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充分调动全民参与的积极性,使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环境,体现的是国家的文明程度、城市的管理水平和全体市民的素质高低。
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让我们站在了生态文明的入口,这迫切要求教育跟进。本书的编写、出版和使用,就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实际行动。全书分为五大部分:一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及其处理现状,从生活垃圾的成分、收运系统、分类后的去向展开;二为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指出垃圾分类具有防止对空气的污染、减少对水体的污染、减少对土地的侵占、提高湿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促进资源循环与可持续发展等作用;三为国外生活垃圾分类的常见做法,介绍了德国、瑞士、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的情况;四为垃圾分类的方法、处理与误区,其分类基本思路是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并阐述了分类操作实施内容和垃圾分类的误区;五为长宁区垃圾分类实践,从政府机构层面、各类组织单位层面、社区层面、家庭层面等反映如何全面行动、体现实效。每部分后面还有思考题。
使用本教材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课内课外教学互动,才可以让生活垃圾分类这项工作做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