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转运环节

2.转运环节

由于运距的不同,垃圾收运系统可分为有中转收运模式(1次或多次中转)和无中转收运转模式。同时,结合运距和垃圾量的大小,在中转环节会利用中转站或压缩车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提高中长途运输的经济性。

中转收运模式常用收集设备有:三轮收集车、电动收集车、小型垃圾收集车、小型车厢可卸式垃圾车和桶装运输车等。常用转运设备有:地坑式收集站和摆臂式垃圾车组合、吊装站和自卸式垃圾车组合、垂直转运站和密封自卸式垃圾车组合、水平转运站和密封自卸式垃圾车组合、移动站和大型车厢可卸式垃圾车组合,以及大型转运站和大型车厢可卸式垃圾车组合等。

中转收运模式作业特点是:以高密度、大吨位的方式运输,经济性较好;减少对众多居民收集点周围环境的影响(噪声、粉尘、滴液等)。适用于以下情况:距离垃圾处理厂较远;人口密度高、区内道路窄小的城区;一些对噪声等污染控制要求较高的城区。

1)方式一 垃圾斗收集站和摆臂式垃圾车转运,垃圾斗通常放置在地坑中收集小型收集车的垃圾,收满后由摆臂式垃圾车将垃圾斗吊起,运送至大型转运站或处理场(图1-8)。

图1-8 转运方式一

特点:没有压缩功能,处理量小,经济性差;卫生状况差,对周围环境影响明显。已逐步被取代。

2)方式二 行吊式垃圾站和自卸式垃圾车转运,垃圾箱放置在地坑中收装垃圾,装满后由行吊吊起垃圾箱,装入自卸式垃圾车,运送至大型中转站或处理场(图1-9)。

图1-9 转运方式二

特点:通常没有压缩功能,经济性差;卫生差,对周围环境影响明显。正逐步被取代。

3)方式三 垂直转运站和密封自卸式垃圾车转运,将收集车送来的垃圾倒进箱体,压头自上而下对垃圾进行垂直压缩,随着垃圾的不断倒入,最终将垃圾压缩成块状,垃圾箱被提起至一定高度,再将垃圾块推入密封自卸式垃圾车,转运至垃圾处理场(图1-10)。

图1-10 转运方式三

特点:垃圾压实密度大,转运成本低;卫生状况较好,但要求站房高度要高,需挖基坑,土建成本较高。目前,垂直压缩转运站的使用较为广泛。

4)方式四 水平转运站和密封自卸式垃圾车转运,将收集车送来的垃圾倒进箱体,压头对垃圾进行水平压缩,随着垃圾的不断倒入,最终将垃圾压缩成块状,垃圾箱被举升至一定高度,将垃圾块推入密封自卸式垃圾车,转运至大型转运站或垃圾处理场(图1-11)。

图1-11 转运方式四

特点:相对垂直转运站,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站房要求也简单;但垃圾压实密度较低,垃圾块成型不好,在和密封自卸式垃圾车对接时,常有垃圾漏撒;因水分排挤不干净,有滴漏现象。

水平转运站被小城市、县、镇、新农村等资金预算较少的地方广泛使用,也常在老站改造时站房高度满足不了垂直转运站的情况下采用。

5)方式五 移动站和大型车厢可卸式垃圾车转运,将收集车送来的垃圾通过翻料斗把垃圾压缩装入箱体,箱体内推铲对垃圾进行水平挤压,装满后由大型车厢可卸式垃圾车整体拉起,转运至大型转运站或垃圾处理场(图1-12)。

图1-12 转运方式五

特点:对场地要求低,布点容易,故障率也较低,但垃圾压实密度低,转运成本高,而且垃圾量大时,需多个站配合作业。

6)方式六 大型站和大型车厢可卸式垃圾车转运,将收集车以及小型站通过转运车辆等送来的垃圾进一步压缩装入箱体,由大型车厢可卸式垃圾车转运至垃圾处理场(图1-13)。

图1-13 转运方式六

特点:机位多,箱体多,整体吞吐量大;箱体容积大,垃圾压实密度高,转运成本相对较低。一般建在城市边缘,冲洗、消毒以及工人休息场所等配套设施齐全,卫生状况好,设有中控室,对垃圾的收运数量统计和设备的管理均有较高的水平,但建设成本较高。适于对环境卫生要求较高的大中城市、距离垃圾处理场较远的情况,以及在市内建站难的情况等。越来越多的城市选用大型站进行生活垃圾的转运。